1 / 9
文档名称:

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及鉴定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及鉴定特征.doc

上传人:rovend 2016/8/30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及鉴定特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及鉴定特征我国是玉文化的大国,至今已有 8000 多年的历史。和田玉被称为世界软玉之王,独一无二的品质名扬天下。作为四大国玉之首的新疆和田玉, 历来备受玉石鉴赏家和收藏者的偏爱。随着人们对玉石的推崇和玉器收藏的助推, 促使和田玉价格飞涨, 特别是和田玉籽料。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美丽珍贵、耐久稀少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大量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充斥着市场,令人难辨真假。 1 、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原矿藏于昆仑山深处的和田玉, 按照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的不同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外表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 而且皮壳的颜色多种多样, 以红褐色为主, 细分为秋梨皮、虎皮以及枣皮等。中间产物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具有薄皮壳的则为山流水料。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化学处理方法——染色处理做假皮子, 机械加工方法——滚料磨圆。它们是互为补充、相互联系的。 染色方法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是通过染色方法, 利用无机和有机染料染色, 通常的做法首先是对普通和田玉打磨,然后进行表面染色,做出类似油脂皮外表,以达到仿和田玉籽料的目的, 同时亦掩盖了玉质的瑕疵和缺陷。具体方法有: (1) 早期使用动物( 如猪、羊、马) 的血液。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和田玉浸泡于刚杀死、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 在地下埋藏数年后, 使之沁色, 谓之“血沁”。更有甚者, 将马腿割开一小口子, 和田玉放入其中, 通过血液长期浸染作用使之沁色, 达到以假乱真, 使人无法辨别的目的。(2) 使用铁锈浸染。将普通的和田玉用铁皮屑捆绑好,用热醋淬之,放置数天后埋入地下, 数月取出后表面会被铁屑蚀出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或者浸泡于河流中, 经过河流长期磨蚀和冲刷作用, 使红色铁锈浸入到和田玉中, 然后进行火烤火烧及加工后期处理,使之沁色。(3) 使用碘酒、植物染料( 如核桃皮) 和羊毛染料等对和田玉进行染色处理。(4) 使用有机染料, 如酸性***橙试剂。. (5) 使用无机染料。主要有: ①铁盐染料: 在适当条件下, 使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即 Fe2+ → Fe3+ , 并发生渗透、扩散和沉淀附着作用。如硫酸亚铁 FeSO4 、***铁 Fe(NO 3)3 、***亚铁 Fe(NO 3)2 、***化铁、***化亚铁 FeCl2 等。②锰盐染料: 在低温条件下,产生铁锰浸染,形成自然的松花状或水草状沁入物。(6) 使用中和剂。常见的如***铝 A l(NO 3)3 、***化铝 A lCl3 和氢氧化铝 A l(OH)3 等, 其目的是使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OH)- ,中和酸性溶液,促进三氧化二铁 Fe2O 3 转化成针铁矿 FeO (OH) ,以产生褐红色调,达到仿籽料的效果。(7) 使用混合性染料。其目的是产生鲜艳、丰富、逼真的颜色色调,避免色调单一、颜色过饱和以及无层次感的外观特征。(8) 使用混合染料和腻子或注胶( 如树脂材料)。染色过程主要有:①缓慢沁色; ②快速染色(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③酸性条件下进行染色加热处理; ④先酸性环境下染色处理,再碱性中和处理最后使用球磨机磨圆处理。各种染色方法不尽相同, 但其作假水平之高, 达到掩人和慧目的效果, 给珠宝鉴定师的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而广大消费者更是无法辨认。 假皮做假皮不仅可以冒充籽料, 而且可以迎合爱玉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