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关于三顾茅庐的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三顾茅庐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xydx666 2022/1/3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三顾茅庐的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关于三顾茅庐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塞”,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通难读的句子。
  4、备把自己看成是是鱼儿?还是是水?
  ④那么谁是水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说明了诸葛亮对刘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五、小结
  1、确实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立下了很多的功绩,打过很多的胜仗,你知道哪些仗?(火烧赤壁 草船借箭 巧设空城计)
  是啊,这些都是诸葛亮出山后所创下的奇迹。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的事业是蒸蒸日上,而诸葛亮自己也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真是: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
  2、还记得练习3中“读读背背”的词组练习吗?
  电脑出示词语:
  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
  这就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这些词串。
  3、刘备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以自己那颗至真至诚的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也从此走上了统一国家大业的`道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最精彩的部分——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看看刘备是怎么把这个优秀人才请出山来的。
7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谁 去什么地方 拜访谁
  起因(1)
  经过(2-4)
  结果(5)
  篇二:第8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课题: 8、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8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正确给课文划分段落。
  【温故预习】
  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
  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
  【课堂作业】
  尊()()讨()()
  策()()防()()
  【课外作业】
  熟练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
9
  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
  【即时练习设计】
  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介绍一处景物。
  【课堂作业】
  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注意书写规范)
  【课外作业】
  《语文补充习题》第8课练习。
  【教学反思】
  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
  篇三:《三顾茅庐》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3、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0
  1、重点: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2、难点:理解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三顾茅庐》的资料;
  2、预习《三顾茅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吗?
  出示片1:连一连:
  《三顾茅庐》罗贯中
  《红楼梦》 施耐庵
  《西游记》 曹雪芹
  《水浒》 吴承恩
11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师板书课题,故意将“茅”少写一笔“撇”,以加深学生对“茅”的正确印象。)
  4、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