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页
3、绝句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四周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朝气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爽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微小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季节万物复苏,萌发朝气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绽开了一个特别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气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朝气,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爽的天际中翱翔,这不仅是一种逍遥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勉。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翱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朝气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朝气之盛。
中国优秀古诗词赏析2
1、春望杜甫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致,声情悲壮。
2、春夜喜雨杜甫 〔唐代〕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知季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须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3、绝句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爽轻快的景色寄予诗人内心困难的心情,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起先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心情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