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1页,本讲稿共14页
复习巩固
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如何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什么是稳定结构?
第2页,本讲稿共14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1页,本讲稿共14页
复习巩固
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如何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什么是稳定结构?
第2页,本讲稿共14页
前提测试
下列粒子中,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哪些是稀有气体元素?哪些属于同种元素?
E
A
B
C
D
B
C D E
A
DE
第3页,本讲稿共14页
思考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得失电子情况如何?
答: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失去电子,从而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得到电子,从而使最外层变为8电子稳定结构。
第4页,本讲稿共14页
想一想:第一例中氧原子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性?如是,带什么电?第二例中镁原子失去电子后是否显电性?如是,带什么电?
+12
2
+12
2
8
8
2
例如
+8
2
+8
2
6
8
镁原子(Mg)
氧原子(O)
(带正电)
(带负电)
第5页,本讲稿共14页
自主学习
离子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离子要满足什么条件?
离子分哪两类?怎样表示阴、阳离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三类?分别举例说明。
第6页,本讲稿共14页
离子的形成
1、什么叫做离子?
答: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离子分为哪几类?
阳离子(如H+、Mg2+、…)
离子
阴离子(如Cl-、O2-、S2- … )
第7页,本讲稿共14页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离子符号
(2)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出元素符号,然后再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出该离子的带电情况。如: H+、Mg2+、Cl-、S2-等
(3)离子符号的含义:表示一个某离子。
如:Mg2+表示一个镁离子。
思考:如何表示3个氢离子?
答:3H+。
(4)离子符号右上角数值的含义: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电荷。
如:Al3+中数值“3”的含义是: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第8页,本讲稿共14页
练一练
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值“2”的含义。
1、2H 2、H2 3、Mg2+ 4、2Cl-
答:1、表示2个氢原子;
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3、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4、表示2个氯离子。
第9页,本讲稿共14页
4、阴、阳离子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答: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叫作离子化合物。
Na+Cl2 NaCl
讨论
第10页,本讲稿共14页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原子
分子
离子
元素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组成
不同种元素组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金刚石、汞等
氧气、氢气、水等
氯化钠等
得到或失去电子
直接构成
结合
聚集
给合
分解
第11页,本讲稿共14页
常见的原子团离子
OH
NO3
ClO3
MnO4
SO4
CO3
PO4
NH4
-
+
-
-
-
2-
2-
3-
铵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氯酸根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
第12页,本讲稿共14页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原子、分子之外,还有离子。离子是由于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第13页,本讲稿共14页
谢谢指导!
设计制作:刘佳洪
第14页,本讲稿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