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徐州工程学院总务处
为提高我处正确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及时、有序应对、控制、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秩序,保持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照《徐州工程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处实际,制定如下预案。
一、适用范围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全校师生员工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师生员工健康的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有以下两大类:
1、流行传染病
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等。(
25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0种)
2、食物中毒
二、工作原则及目标
(一)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长抓不懈的工作方针,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防治的工作原则。
(二)工作目标
,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及时采取有效紧急应对防控措施,以控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
成立总务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总务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王文
副组长:张伐
组员:秦淑萍、吕亚、沙丽、董艺
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
、储备物资等;
;
;
。
四、日常工作措施
在学校尚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总务处应采取以下日常工作措施:
(一)医疗卫生科通过校园网、校内广播、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形式,加强卫生知识、防病防毒知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后勤管理科、医疗卫生科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做好食堂食品卫生的日常检查工作。
(三)后勤管理科加强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及活动区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
(四)后勤管理科、医疗卫生科加强有毒物品(药品)的管理和保存,防止泄露和丢失。
五、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
1、健全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