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
璧山中学语文创新基地
璧山中学高一语文组
一、《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背景
整本书阅读教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有限的课时"和“无限的阅读任务”的矛盾。《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灵
各班老师
5。13-
批读指导课
第2节
5月12日
王巧灵
各班老师
-
学生批读展示活动课
第3节
6月23日
谢假设冰
各班老师
—
专题研读指导课
第4节
6月23日
汪 飞
各班老师
-6。29
学生专题展示活动课
第5节
9月9日
曾佑琳
各班老师
9。10—
测评总结课
第6节
1月13日
程丽华 叶语
各班老师
-10。20
第一阶段 —5。18
课堂类型:导读激趣课
说明:导读,就是阅读激趣和导航。激趣,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而亲近文本。基于学生对所读书目缺乏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一种畏惧和回绝心理,精心准备一节导读课,,《乡土中国》一书不要说中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一本什么书,就连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没有读过。所以,就需要一个节导读课,告诉学生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要阅读(文本的价值和现代价值),怎么读(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规划)。对这些要素的导读,希望尽量表达其一定的兴趣性,激愤学生的读书欲望,自觉走近文本从而走近文本。(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阶段 5。14-。
课堂类型:批读示范课
说明:从教学功能看,批读课不等于平时的文本解读课,因为只有一节课,不管解读了多少文本,都是极为有限的,有限的课时决不容许带着学生依次解读文本。(精品文档请下载)
批读课是为学生自己能解读所有文本做示范,将老师批读(精读)的过程,用课堂这个平台展示给学生;从方法看,批读课,就是选择整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做批读示范,分别教给学生学术论著和文学类著作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课后自主地阅读其他各个章节,化整为零地完成整本书的精读任务,然后让学生开展课余批读理论.
(精品文档请下载)
批读课后,给学生4—5周时间,严格要求学生按批读示范课的方式,-5周的时间中,老师指导学生课余进展整本书逐一批读(精读),,老师不能放羊,而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理解学生阅读中的困惑,或者指导,或者答疑,或者介绍学生的阅读经历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鉴于学生读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阅读困难,要求学生购置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这本“任务书"设置了“导读”“批读”“专题研读”和“测评”四个板块,给学生课余自主读书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在各个课型教学后,去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三阶段 6。23-6。29
课堂类型:学生批读成果展示分享课
说明:通过老师对学生课余读书把握情况,当时机成熟,,展示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他们通读的经历成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和解惑。组织这样的课堂活动,有三个作用:(1)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2)上台展示分享,学生会有读书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