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1/3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舒兰市第十三中学校教案用纸(正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设计人: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
课题
2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案
课型
课时
授课日期
总第( 。
重点掌握注释中的实词。
(1)、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韧)性;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入那么、出那么(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2)、一词多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3)、古今异义 
①所以 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②入 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③出 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④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⑤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4)、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②入那么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③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堵塞,不顺)
                   
第二课时
一、合作精讲(二)
1、赏析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探究问题:
提问:(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考虑: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老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辛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困难困苦的状况的)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开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领先受艰辛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理解?(色、声)
老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假设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假设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假设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