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22/2/1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美术组听课记录
2013—2014上学。
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谷歌地球。在谷歌地图上查找大家所在的位置〔官屯乡中学〕。查找学生所在村的位置、家的位置。用大家熟悉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好奇感,自然导出课题——有趣的"地图〞。
探究:
1.看看这些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画家的有关地图的画,观看之后答复以下问题。
2.教师总结:有趣、形象化、艺术化
三.实践:画一画
1.提供练****建议
将自己上学的路线和周围的环境画成小地图;
绘制自己所在学校的分布情况以及周边环境;
把自己曾去过的、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画成地图;
把送给亲人活朋友的礼物放在一个适宜的地方,并制作趣味"藏宝图〞,让他们按图寻"宝〞,获得一份别样的惊喜
2.学生开场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析
学生讲解
学生互评
,肯定学生的劳动,以表扬为主并诚恳的指出缺乏和努力的方向。
五.课题总结,课程延伸
我们以后要养成关注周边环境,并运用美术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形成运用美术手段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及生活的****惯
听 课 记 录
2013年 10 月16日
听课教师
林生
听课科目
美术
听课目的与重点:
目的:1、能够感受和运用具有流动感的线条和动势,表达自然中具有流动美的事物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 z.
2、能够感悟形式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3、对"美〞有进一步的认识,并思考"美〞的运用。
重点:使学生对"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到达提高审美能力、增进生活情趣的教育目的。抓住时机,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思考"美〞的运用,提高认识水平。
听课容、过程、情况: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很多的自然现象,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下面大家注意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有关流动事物的图片、录象资料。其中包括;流水的状态、流云的状态、奔跑的动物、车流、旋转马、我国传统社火活动——舞龙。〕
师:所看资料中各个场景的综合特征是什么?
生:动感、运动、流动。
师:是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流动的现象有很多,请同学们例举下你在生活中见到过那些流动现象?
生:发廊门外旋转的霓虹灯;大人们的波浪卷发;飘动的数叶;龙卷风;天上的流星;大海的波涛
师:同学们答复得非常好。刚刚同学提到了大海的波涛,资料中也看到了流水的状态,其实水的状态非常多,比方:水滴石穿、潺潺的小溪、大气磅礴的黄河水和汹涌澎湃的大海的波涛,水的不同状态给了我们不同流动的感觉。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亲身体验一下流动的感觉。
展示实验:将几滴墨汁滴入水缸中,用小木棍轻轻搅动,待出现墨痕变化后,用宣纸放于水将膜痕拓出。欣赏水纹图案自动流动的独特美感。〔学生观察实验中墨汁在水中慢慢展开的美妙动态变化,欣赏水纹图案体会流动的精彩与神秘、感受美的微妙、流露出惊奇的目光〕
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下可以做一下这个试验,教师在课下做过很多这样的实验,来给大家展示几幅,看看他们分别象什么?
学生观看课件资料;共六幅
生:象旋转的波浪、象龙卷风、象章鱼、象由水画、象大海、象眼睛、耳朵或月亮。〔学生能够们表现得很兴奋,答复以下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泼〕
-
. z.
师:我们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作品,有些足意想不到的但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我们这个实验可以得到三个结论:①把墨滴滴入水中,可以出现自然的流动和渗化效果;②把水面上流动的墨痕用宣纸拓出来,是把动态的流动转化成了静态的流动,换言之,不仅动态产生流动感,静态同样可以产生流动感;③流动可以产生美感,因为流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跳跃感,流水和流云是自然造化的美,动物的奔跑和车流带来生命的律动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流动之美"。
学生观看课件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流动事物的美感。共八幅:"流动的沙漠"、"瀑布"、"夜晚的盘山路"、"海螺刨面"、"梯田秋景"、"夜晚车流"、"都市立交桥"、"漓江山水"
师:提问:这儿幅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