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8
文档名称: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ppt

格式:ppt   大小:9,605KB   页数:1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ppt

上传人:相惜 2022/2/2 文件大小:9.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工安全管理 危险源辨识
1
精选ppt
课程内容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危害的产生
危险源类型
事故类型
危险源辨识
LEC法介绍
2
精选ppt
警示
路桥施工事故回放
3
精选ppt
山体滑坡现场长约40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死亡
损工伤害
医务处理事故
急救事故
事故冰山理论
31
精选ppt
3000
300
1
30
30000
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
头撞到泵上,死亡
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
腿摔断了
操作工滑了一下,扭伤了脚
操作工滑了一下,
但没摔倒
泵旁边泄漏的润滑油未及时清理
事故金字塔理论
32
精选ppt
人与机的轨迹交叉理论
人失误
物缺陷
环境
事故
33
精选ppt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模型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模型(如图2-2)认为,事故通常是复杂的,一个事故可能有10个或更多的前导事件。细致的事故分析应当揭示三个原因层次。
最低一级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或物接收了一定量的不能被接收的能量或危害性物质;而这是由于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动或不安全状态或两者的组合而造成的——这是间接原因或“征兆”;间接原因是由基本原因——不良的管理方针和决策或人的或环境的因素导致。
34
精选ppt
安全管理方针与决策
人的因素、环境因素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意外能力释放和/或危害性物质
事故: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
基本原因
间接原因
(征兆)
直接原因
图2-2 美国OSHA模型
35
精选ppt
日本劳动省(OSHA)模型
日本劳动省认为事故是由于物与人之间发生了不希望的接触所致,之所以发生这种接触,是因为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缺陷造成的,其模型如图2-3及图2-4。
图2-3是基本模型,它表明伤害是物、人相接触的结果。图中水平的虚线框代表物的运动系列,竖直的虚线框代表人的运动系列。由于起因物存在不安全状态、人有不安全行动,导致加害物与人体发生了接触。
36
精选ppt
物(包括环境)
接触
安全管理陷缺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加害物
包括第三者
图2-3 日本劳动省OSHA模型 (1)
伤害
37
精选ppt
图2-4 日本劳动省OSHA模型(2)
起因物
事故
加害物
伤害
接触

38
精选ppt
两种模型差异
图2-3与图2 4的不同之处是:由于起因物存在不安全状态而导致事故,事故又导致加害物与人体的接触。例如锅炉因憋压运行而爆炸,烫水或金属碎片使人受伤。
起因物指由于存在不安全状态引起事故或使事故能发生的物体或物质,加害物指与人体接触(直接接触或人体暴露于其中)而造成伤害的物体或物质。
上述美国和日本的模型是从大量事故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例如日本调查了50万件事故,详细分析了19 69年制造业的一万多件事故,才得到了反映绝大多数事故共性规律的致因模型。
美、日两种模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劳动省模型中的“伤害”(接触)即美国OSHA模型中的“意外能量释放和/或危害性物质”。美、日的模型都认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和我国关于事故的认识是一致的。
39
精选ppt
危险源类型
40
精选ppt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很复杂。
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即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为第一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和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为第二类危险源。
41
精选ppt
按影响因素分类(物)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从安全功能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设计或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42
精选ppt
a)从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方面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
1)设计不良
——强度不够;
——稳定性不好;
——密封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