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
文档名称:

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ppt

格式:ppt   大小:20,153KB   页数:20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ppt

上传人:allap 2022/2/2 文件大小:19.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学
张永正 教授
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
第一章 渔业水域的自然概况
§1-1 海洋的形态
海洋概况
海洋的划分:大洋、海、海湾、海峡
海底形态:海岸带、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海沟
渤海伸达1000km之多。
大洋盆地〔大洋床〕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局部,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72%以上。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按照地形的性质,大洋底就是一片平坦的平原,在大洋中还有自海底起到5000-9000米高度的珊瑚岛和火山岛所形成的个别高地,和深于6000米的陷落地带。
常见的地形有以下几种:
〔1〕海沟
〔2〕海槽
〔3〕海盆
〔4〕海脊
〔5〕隆起地〔海隆〕
〔6〕海底山与平顶山
〔7〕海底高原
在太平洋,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11500米〕
海底地质
大陆架海底的底质,主要来源于陆地。在没有强流的情况下,一般规律为:由岸到外海,底质出现颗粒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近岸是较粗的砂质,向外依次是细砂、粉砂、粉砂质泥和淤泥等。在强流通过的海域,粗大的颗粒会被带到很远。
§1-2内陆水域概况
全国内陆水域面积约4亿亩(孙惠南:中国自然地理概况),%。由纵横交错的江河、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库、池塘,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网络。自然景观具有十清楚显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东北北部林海雪源,春秋相连,海南岛长夏无冬,淮河流域四季清楚,云贵高原四季如春,青藏高原终年积雪,西北内陆昼夜温差极大。随着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又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自然景观。
内陆水域的河流
河流:陆地上经常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总称
集水面积:地面水和地下水汇入河流并补给河水的区域。
流域面积:以分水岭为界限确定的面积。
水系:流域内大小河流系统总称为水系。
干流:直接流入海洋和内陆湖泊的河流。
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称为支流。
外流河: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凡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
河流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等。
河流:
我国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流域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4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45%。
外流流域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内流流域面积占36%。
流域分界线:沿着东北—西南方向,由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内蒙古高原南缘、阴山、贺兰山、托来山、大通山、日月山、积石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而止于西端的国境线上,这条线的西北是内流区,东南为外流区。
内流流域
外流流域
河流的性状
水位:河流在某一断面上水面的高程。
流速:单位时间内河水流动的距离(一般测断面流量)。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称流量。
径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断面的总过水量称为径流量。
湖泊
湖泊:陆地外表蓄水的洼地称湖泊。水的
移动主要以风力的作用为主。
湖泊的形态:
沿岸带:湖底遭受波浪和河流作用的沿岸局部。
深水带:水深、波浪作用不能直接使湖底形成
波状起伏的局部。
亚沿岸带:沿岸带和深水带之间的过渡地带。
湖泊
我国湖泊很多,是世界上多湖国家之一。全国天然湖泊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800余个,总面积75610平方公里,667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6个。
各湖区因所处地理环境和生成发育条件的不同,湖泊的性状又各不相同,其中,差异明显的要算内流湖区的湖泊和外流湖区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