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传统文化中秋节.ppt

格式:ppt   大小:4,077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文化中秋节.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4 文件大小:3.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文化中秋节.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文化中秋节
第1页,本讲稿共31页
第9课 中秋节
第2页,本讲稿共31页
一、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
吴刚伐桂
第11页,本讲稿共31页
听了这个故事你
有什么想说的?
第12页,本讲稿共31页
三、中秋节****俗
第13页,本讲稿共31页
第14页,本讲稿共31页
月饼也叫(团圆饼),中秋节吃月饼,用圆圆的月饼来象征团圆之意,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吃月饼
第15页,本讲稿共31页
月饼,最初称作“胡饼” 。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第16页,本讲稿共31页
你还听说过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页读一读 朱元璋与农民起义
第17页,本讲稿共31页
月饼最初的用途,是作为拜月、祭月时的供品,因为中秋祭祀的是圆月,所以人们把它做成圆形,并根据神话传说,在上面印上嫦娥、月供、桂树、玉兔之类的图案,在八月十五月圆夜,大家一起边品尝边赏月,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
第18页,本讲稿共31页
拜月和赏月
拜月,也叫做“圆月”。当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悄悄地升起来的时候。人们按传统的风俗****惯,在庭前、院落设立香案,摆上应时的瓜果,如西瓜、甜瓜、枣、梨、苹果、石榴、葡萄、山楂、板栗等,还摆上节日的特制食品———月饼,以及毛豆等熟食品。面对明月,全家人焚香礼拜,这就是相传已久的拜月活动。
   中秋拜月,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寄托着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祝福和思念。所以在外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回家参加“圆月”活动。如果路途遥远,不能回家,家里人会给留下一份“团圆饼”或月饼,作为节日的礼品送给他。
第19页,本讲稿共31页
拜完月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瓜果、月饼,一边谈叙天伦之乐事。介绍生活知识,谈论生产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多采。特别是从外地归来的家人,谈及外地风光、文物、传说,是多么生动而有趣的啊!小孩最爱听传奇式的故事。拜月活动一直持续到夜阑人静时分。
  拜月后,人们有继续欣赏月亮的****惯。人常说“看朝起早,爱月夜眠迟。”特别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显得更圆、更明、更亮,特别有欣赏的意味。人们边赏月边听老人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
第20页,本讲稿共31页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俗。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第21页,本讲稿共31页
中国的土地辽阔,风俗各异,中秋节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山东省庆云县的农家,在这天祭祀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等地除了祭月外,还上坟祭祖。
中秋节还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全国各地的中秋****俗
第22页,本讲稿共31页
江苏地区的中秋夜,妇女们多外出在月下游玩,或互相拜访,或结伴去佛寺尼庵,或举行盛大的文艺活动。甚至玩到四更鸡鸣。这一风俗当地叫做“走月亮”。 上海的****俗与江苏差不多。只是中秋夜,妇女外出游玩必须要走过至少三座桥,因而叫做“走三桥”。
许多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俗。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第23页,本讲稿共31页
1、中秋古诗词欣赏
四、拓展活动
第24页,本讲稿共31页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25页,本讲稿共31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26页,本讲稿共31页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