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2 / 25
word
中药炮制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
简答题
1、何谓加辅料炒 ? 常见的有哪几类方法 ?
答: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常见的加辅料炒法包括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肝虚泄泻与小儿疳积;醋鸡金质酥易碎,矫正不良气味,有疏肝助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
20、天南星的解毒机理?
答:天南星通过白矾、生等炮制后能解毒增效,其解毒机理可能与吸附毒物,降低毒性成分含量,改变毒物理化性质、生理活性与增强机体解毒能力有关。
21、制鸡金可用于各种消化不良症的原理是什么 ?
答:口服制鸡金后,能使胃液分泌量增加,胃液酸度增加,胃排空速率加快,胃运动期延长与蠕动波增强,明确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因此制鸡金对各种消化不良症是有效的。
22、砂炒醋淬鳖甲、龟甲的作用是什么 ?
答:鳖甲、龟甲质地坚硬,均有腥臭气。经砂炒醋淬后,使药物质变酥脆,易于粉碎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醋鳖甲能增强人肝消积、软坚散结作用。醋龟甲以补肾健骨、滋阴止血为主。
23、山药经土炒后对其主要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和氨基酸含量有何影响 ?
答:土炒山药的炮制品中,薯蓣皂苷元的溶出量增加,为生品的 2 — 3 倍,而游离氨基酸总量却降低。
24、面裹煨煨肉豆蔻的方法 ?
答:取面粉,加适量水做成团块,再压成薄片,将肉豆蔻逐个包裹,或将肉豆蔻外表用水湿润,如水泛丸法包裹面粉,再湿润包裹至 3-4 层,晒至半干,投入已炒热的滑石粉锅,适当翻动,至面皮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剥去面皮。用时捣碎。
word
word
3 / 25
word
25、蛤粉炒的目的是什么 ?
答:①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②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③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26、滑石粉炒时的须知事项是什么 ?
答:①一般用中火,操作时调节火力,防止生熟不匀或焦化。②温度过高时,减小火力,或酌加冷滑石粉调节。
27、斑蝥炮制能降低毒性的原理是什么 ?
答:斑蝥的毒性成分斑蝥素在 84 ℃开始升华, 110 ℃为其升华点,、米炒加热可使斑蝥素局部升华,局部被米吸附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28、砂烫马钱子怎样操作 ?
答:砂烫马钱子的方法:将砂置锅中,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人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翻动至呈棕褐色、鼓起、部红棕色、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放凉。
29、蛤粉炒如何操作 ?
答:将研细过筛后的蛤粉置热锅,中火加热至蛤粉滑利时,减小火力,投入胶,不断沿锅底轻翻,烫炒至药物膨胀鼓起,全体轻泡,部疏松时取出,去蛤粉,放凉。
30、黄狗肾的炮制工艺与炮制作用各是什么 ?
答:工艺:将滑石粉置热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狗肾段或片,炒至松泡、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作用:炒后质地松泡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同时矫正其腥臭味,便于服用。
31、何谓烘培法?举例。
答: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枯燥的方法。某些昆虫类药物如虻虫、蜈蚣。
32、何谓炙法 ?
答: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参加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法。
33、简述炙法的炮制作用 .
答:药物吸人液体辅料经加工炒制后在性味、成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均能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和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等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34、何谓酒炙法 ?
答: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参加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
35、何谓盐炙法 ?
答: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参加一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
36、何谓炙法 ?
答: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参加定量汁拌炒的方法,称为炙法。
37、先炒药后加盐水的炮制方法适用于哪些药物 ? 为什么 ?
答:适用于含粘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粘,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局部水分,并使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洒盐水,以利于盐水渗入。
38、胆南星的炮制作用?
答:胆南星经炮制后,毒性降低,其燥烈之性得以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清化热痰、熄风定惊力强。
39、何为发酵法?
word
word
4 / 25
word
答: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40、简述酒蟾酥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操作时的须知事项。
答:取蟾酥,捣碎,参加定量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枯燥,粉碎。每 1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