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到许多人开会时不关闭手机铃声、很不礼貌地大声接打电话、一会儿出去一会儿进来,很是看不惯。可是慢慢的,还没等我帮助身边的同事订正过来,好像就习以为常了。这也警醒我,此类事情不能麻木呢。
三、谈艰苦奋斗 晾衣服的时候不知为何就想起那个关于周总理在国外出访时每晚有个神奇的箱子送到使馆的故事。讲的是总理只有两件换洗衬衫,而且都是有补丁的,为了不让外国人看到以免有损国家形象,所以每晚由工作人员把衣服装在箱子里送到使馆请一位女同志洗净,其次天再送回住地。每次想起这个故事,总忍不住有一点辛酸,更忍不住肃然起敬和无限怀念,这种情感从未麻木过。而今,自不须要再如此,若真的如此反倒是做作了,我们并不提倡清教徒、苦行僧似的生活。只是走向极端的却也不在少数。 经常讲《渔夫和金鱼》《神笔马良》的故事教化三岁的女儿。小小的孩子竟能很快理解,问我“我们家穷不穷?”,说“马良没钱买笔画画,我们拿一点钱给马良吧”,还给别人讲“老太婆太贪心了,要了一样还要一样”,我说要给她买双鞋子,她说“妈妈不要买,我的鞋子补好了还可以穿”。我既感到欣慰,也感到茫然:孩子的可塑性强,几个故事、几次训斥就能教会她勤俭。可是如何教化成年人艰苦奋斗呢? 我们须要也应当享受合理的物质利益。不必在“合理”二字上咀嚼,我信任即便是一个略同文理、略知事理的人都懂得“合理”的分寸,何况应当是社会精英的领导干部呢?以家中用水为例:洗澡当以舒适为标准、洗衣洗菜定要干净,这是生活之必需,用不着惜水如金,但是要“拧紧水龙头”,即使一年也节约不了一方水,却必需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四、谈发扬民主 聪慧的人都会擅长利用别人的头脑,于己于人于集体于事业皆有利。作为领导,充分发扬民主,自己会得到启发、得到敬重,部下感到被敬重、被信任而更加拥护。形成结论、得出成果之后虽名为“集体才智”,大功亦归于“领导有方”,兼得“民主”美名;若出问题,即使担负主要责任,也会被宽容为“集体决策失误”。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人往往最信任自己,总会先入为主,所以很难更加客观、公正的听取他人看法,也会因个人好恶而对同事者有不同印象、不同取舍,谁也不能免俗,惟尽力兼听、摒弃私心为上了。
五、谈秉公用权 近日再读路遥的《人生》。男主子公高家林的叔父高玉智转业到地区当劳动局局长,属下拍马,将其侄招工并以工代干到县委当通讯员。高玉智刚到地方时即向其家人告知不能利用职权解决其侄的工作,事后电告县委书记肯定要将高加林退回公社。这是70年头末的故事,如今读来仍受感动,敬佩且深信那时的领导无私、公正的居多。 而今,耍弄权术好像成为许多人赞许、艳羡的事情,似乎保持醇厚本分反倒显得无能、反倒被人窃笑。这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之有理,用之有量”,将“财”字改为“权”字,我觉得也很贴切。以其位谋其政,把“权”用在事业上,做一个爱事业而不是爱权位的人,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六、谈情趣健康 如今社会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可是选择多了怎么反倒没有盎然的乐趣?总是记得小时候玩弹弓、弹珠子、看小人书的入迷,也经常听到长辈说起在没有电视甚至没有电灯的年头里,拉二胡、吹笛子、剪纸、编筐的自得其乐。领导干部的工作量大,但是工作内外其实也是与情趣相关的:服饰装扮、言谈举止、社交活动无时常时体现个人的审美、爱好、品位、志趣。做人、做事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