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的组成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至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12页/共54页
第十二页,共55页。
以时间为标志,分别概括每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4∶30 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晚6时15分 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举行
7时45分,驻港英军总部降下英国国旗。
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第13页/共54页
第十三页,共55页。
(3)拟写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往往采用一个单句或复句将时间、地点、事件的发生、起因、经过、影响等交代清楚。拟写的导语一般采用叙述式。
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第14页/共54页
第十四页,共55页。
对象+事件(经过、结果等)+原因
(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
新闻导语拟写格式
第15页/共54页
第十五页,共55页。
(2)导语的拟写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简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16页/共54页
第十六页,共55页。
根据下列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新闻导语:
“耀华号”,7月31日从重庆港开出,本月3日6点50分在右行至牌县航段,船舵突然失控,船体搁浅,并且严重倾斜,长江港雾监督局迅速组织救援,,,再加上近期长江退水速度较快,因此4次救援全部失败。 船上243名旅客被困12小时后,在有关部门组织下安全抵达武汉。
第17页/共54页
第十七页,共55页。
参考答案
3日晚“耀华号”在牌县搁浅,有关方面在前四次救援失败后终于使被困12个小时的二百多乘客安全转移。
第18页/共54页
第十八页,共55页。
(4)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方法是:(1)先整体把握材料,用压缩语段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压缩,提取出一句话;然后再对这句话进行压缩,提取关键词。即:两压缩,两提取。(2 )一段文字有时是由几层意思构成的,而一些关键词往往就散落在这几层意思中。所以,分层进行寻找,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3) 有的语段有比较明显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或是总结上文,或是开启下文。找到它,就一定能提取到关键词。
第19页/共54页
第十九页,共55页。
提取课文第一自然段关键词
明确 不列颠尼亚 接载 撤离 香港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明确  意象”、“体味”、“神髓”。书法”
第20页/共54页
第二十页,共55页。
(5)新闻主体压缩
新闻的主体部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
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第21页/共54页
第二十一页,共55页。
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包括经过、结果)+ 原因
压缩新闻主体格式
第22页/共54页
第二十二页,共55页。
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近30个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