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竹林七贤_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pdf

格式:pdf   大小:34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竹林七贤_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pdf

上传人:新起点 2016/9/4 文件大小:3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竹林七贤_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竹林七贤0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马鹏翔内容提要:/竹林七贤0之名号,自史学大家陈寅恪提出是东晋士人比附佛教内典而成,并非历史事实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本文仔细爬梳了有关史料,指出最早记载/竹林七贤0名号的是出自西晋末期、至迟是两晋之交时期的5魏纪6。而其在流传过程中引发的种种争议,与东晋初期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的矛盾密切相关。关键词:竹林七贤陈寅恪阴澹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竹林七贤0的名号,从东晋时期开始广为流传,成为魏晋文化的象征,是东晋士人以及后来的文士阶层津津乐道的对象。出土的南朝墓砖上已经有/竹林七贤0的画像,至于对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0的歌咏和评论更是绵延不绝,东晋的文学家袁宏和戴逵还特地著有5竹林名士传6和5竹林名士论6,由此可见/竹林七贤0对魏晋文化及世风的巨大影响,/竹林七贤0的名号和七贤诸人事迹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千多年来,人们对/竹林七贤0的历史存在没有过疑问。上世纪四十年代,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先后著文5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6和5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6对传统的说法提出质疑1,认为/竹林七贤0之名号是先有/七贤0之名,即比附 5论语6/作者七人0之事数,而后佛教/格义0风气盛行后,东晋初年取天竺/竹林0之名加于/七贤0之上,东晋中叶之后名士孙盛、袁宏、戴逵等人著之于书,/竹林七贤0的名号才流传开来,而河北民间又将这一说法附会地方名胜。这两篇文章还只是对/竹林0的说法提出异议,没有对/七贤0的事迹表示怀疑。但在万绳楠先生所记录整理的陈寅恪先生在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八年的5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6中,陈先生又对/竹林七贤0的名号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不但认为/竹林0之称来自佛教内典的/格义0,而且对/七贤0的存在与否也进行质疑,并举出5世说新语6中的两条材料作为论据。o陈寅恪先生的结论石破天惊,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有部分学者如周凤章、范子烨等赞同陈寅恪的意见,撰文继续对/竹林七贤0的名号及故事进行证伪,并认为始作俑者是东晋谢安。?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了反对意见,如卫绍生、李中华、王晓毅、韩格平等都认为/竹林七贤0名号并非出自东晋人的伪造,/竹林之游0是曾经存在的历史事实。?王晓毅先生更是通过检索5大正藏6关于释迦牟尼说法处/竹林0的相关译名、实地考察遗址、详细分析文献等方法,得出结论认为陈# 116 # 1 o? ? 参见陈寅恪:5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6,5金明馆丛稿初编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1页;5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6,5寒柳堂集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1页。参见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5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6,黄山书社,1987年,第48)50页。参见周凤章:5/竹林七贤0称名始于东晋谢安说6,5学术研究61996年6期;范子烨:5论异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贤0的意蕴与背景6,5学****与探索61997年2期。参见卫绍生:5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6,5中州学刊61999年5期;李中华:5/竹林之游0事迹考辨6,5江汉论坛6 2001年1期;王晓毅:5/竹林七贤0考6,5历史研究62001年5期;韩格平:5竹林七贤名义考辨6,5文学遗产62003 年2期。寅恪先生对/竹林七贤0名号的质疑值得商榷,在/竹林七贤0故事的传播过程中,魏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