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温柔的兰花 2022/2/7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
上人间。
注释: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
上人间。
注释: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一作 “将阑 ”。
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 “不暖 ”。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 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 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赏析:
李煜的这首《浪淘沙》以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酲后的环境和感受,然后写梦境。不过我们可以把《浪淘沙》的上片看作是同一时空中叠映的室内室外两组镜头。 室外春雨淅沥, 本来就短暂的春光即将在风雨的摧残之下丧失。昏暗的外景更衬托出 “春意将阑 ”时的悲凉冷清。室内五更时分, 主人公一梦醒来, 耳昕帘外春雨, 身觉寒意逼人。 “不暖”而“寒”,似嫌重复,其实各有侧重。 “不暖 ”,是写罗衾的单薄,反映生括处境的可怜。而 “寒”字,是侧重表现李煜心理的凄凉悲苦。在现实生活中,时时都处在高度的压抑,禁锢、恐惧、屈辱、悲伤的状
态,只能在梦中一晌贪欢,他怎能不绝望,不心灰意冷!
《浪淘沙》下片写天亮后情景。长夜难熬,白天是否好过一些?长年软禁孤室,想登楼远眺,散散心思。 “独自莫凭栏 ”,是先有凭栏远眺的愿望, 后又自我还定。 “独自 ”凭栏,没有了当年游上苑时 “车如流水马如龙 ”的喧哗热闹, 也没有了 “花月正春风 ”的良辰美景, 更看不到无限美好的故国江山,只能更添孤独而已。 “莫”字,用得坚决,用得伤心。 “别时容易见时难 ”淡淡的语肓中包含了无比丰富的人生感受,意蕴远比李商隐《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要复杂得多。
李煜的诗是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掣肘而难以随时相见, 有怨愤,但不失望。 而李煜这里是指江山的丧失和故国的分离。江山一失,永难回归,其中包含着悔恨, 无奈和绝望。 《浪淘沙》末尾以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流逝不复返的意象,进一步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的绝望。“天上 ”与“人间 ”,是天堂与地狱, 欢乐与痛苦对立的两极世界,也是李煜过去与现在生活境况,心态情感的写照。
《浪淘沙》全词以春雨开篇,以春雨中落花结束,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意境浑成。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曾在《李后主评传》中说此首 “一片血肉模糊之词, 惨淡已极。深更三夜的啼鹃, 巫峡两岸的猿啸,怕没有这样哀罢。后来词人,或刻意音律,或卖弄典故,或堆垛色彩,像后主这样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