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要求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要求措施.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22/2/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要求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6
word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生长发育迟缓白、全血或血浆、脂肪乳、氨基酸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贫血。
做好肠道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麻醉清醒后即取头高位或半卧位
保持引流通畅
饮食护理 术后应尽早恢复母乳喂养。
并发症的处理 胆瘘及腹部切开裂开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术后高度腹胀导致腹压过高是切开裂开的直接原因。持续胃管、肛管减压,能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腹带保护等是减轻腹胀,防止切口裂开的有效方法。
心理护理
word
word
4 / 16
word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护理诊断
排便异常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术前按腹部手术常规护理。禁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腹胀明显给予胃肠减压;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解除其心理负担,争取对治疗和护理的支持与配合。
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 禁食致肠蠕动功能恢复;胃肠减压防止腹胀;记尿量;更换伤口辅料以防感染;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2)观察病情
3)健康教育
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诊断
舒适的改变 频繁咳嗽、胸痛 与支气管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 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环境与休息 保持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鼓励患儿多饮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儿进食,但应少量多餐,以免因咳嗽引起呕吐。
保持口腔清洁
℃以上时应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呼吸变化,若有呼吸困难、发绀,应给予吸氧,并协助医生积极处理。
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支气管肺炎
word
word
5 / 16
word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炎症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
环境调整与休息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应避免对流),保持室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55%~60%为宜。瞩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以利于休息。
氧疗 气促、发绀患儿应及早给氧,以改善低氧血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发热的护理 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营养及水分的补充 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供给足够的营养,利于疾病的恢复。应少量多餐,避免给油炸食品及易产气的食物,以免造成腹胀,妨碍呼吸。
密切观察病情
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且心率>160~180次/分、心音低钝、奔马律、肝在短时间急剧增大时,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减慢输液速度,准备强心剂、利尿剂,做好抢救准备;若患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为肺水肿的表现,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但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肌力等变化,若有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肌力增高等颅高压表现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共同抢救
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呕吐的性质、是否有便血等,以便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及胃肠道出现。
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
护理诊断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焦虑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环境与休息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有害气体及强光的刺激。
维持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
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脏病
word
word
6 / 16
word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生长发育迟缓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感染性心膜炎、脑血栓。
焦虑
护理措施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安排好患儿作息时间,保证睡眠、休息,更具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减少心脏负担。
供给充足营养 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以增强体质,提高对手术的耐受。
预防感染 注意体温变化,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