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敦煌儒家经典.ppt

格式:ppt   大小:581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敦煌儒家经典.ppt

上传人:3239657963 2016/9/6 文件大小:5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敦煌儒家经典.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敦煌儒家经典《论语》《孝经》《尔雅》杂录论语?今存敦煌《论语》写卷 92号( piece ),包括法藏 47号,英藏 22号, 俄国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16号,北敦(国图) 2号,印度事务部图书馆 1号,日藏及散本 4号。?这92号写卷依内容又可分为 6类: 1. 白文《论语》 2. 郑玄《论语注》 3. 何晏《论语集解》 4. 皇侃《论语疏》 5. 佚名《论语摘抄》 6. 佚名《论语音》白文《论语》?残卷共 6号,缀合成 4件文书?藏经洞白文《论语》虽然有经无注,其实皆由何晏《集解》抄录而来? 号残篇尾题“论语卷第五”,而同时期吐蕃地区流行的郑玄《论语注》则为四卷本, 《集解》两篇一卷,卷五对应《子罕》《乡党》篇,而今写卷《述而》《泰伯》后无“论语卷四”字样者,或以两篇前后写者不同( 20行前后字体似有异)。郑玄《论语注》?残卷共 7号,缀合成 5件?《郑注》以《张侯论》(鲁论) 为本,参照《齐论》《古论》,而何晏《集解》则由《郑注》而来又结合了时人诸家之善。?参照《集解》来看, 《论语注》的敦煌写卷显得十分稀少, 这和同时期吐蕃文书的情况正相反;吐蕃《郑注》的抄写时间多在开天以前,而藏经洞《集解》写本则集中出现在初盛唐以后。?从《隋书·经籍志》看,南朝时郑注、集解同时立于学官, 而郑氏甚微;周、齐时郑学独立,而至隋《郑注》始盛于人间。?我们可以藉由敦煌《论语》的传世情况猜测,何晏《集解》作为童蒙之书在后代逐渐取代了《郑注》地位,而吐蕃文书则由于使驿不通,保留了唐初的用注习惯。何晏《论语集解》?今存 74号,缀合成 60件文书?大多数的《集解》写卷都是童子学书,可知当时敦煌的训蒙之书已不用郑注《论语》?以敦煌残卷 为例,它记有《论语》卷一《学而》篇并序,文章前端粘附在佛寺文书上,其下题曰: “惟大唐乾符三年三月廿四日,沙州敦煌县归义军学士(郎)张喜进记之”,题下复有题记,则当属连缀的其他文书。皇侃《论语疏》?皇侃是萧梁时人,集魏晋数十家说而成《论语义疏》,藏经洞《义疏》残卷仅存 1号,且非本地写就,当由宣谕使由中原带去敦煌。?其书经文单行大字,双行小字录何晏《集解》首句(余下云云统括) ,然后以“此明”二字开头,阐释经文大义并作经注义疏。?其书今存卷一卷二,卷端用贞明九年藉卷托裱,卷中钤“宣谕使图书记”多方,卷背有“判官汜塘彦寻览”一行。佚名《论语摘抄》?此书仅一号,盖学童抄写所为,所据本亦何晏《集解》?残卷一纸,长宽 ,行 24字,页 17行,纸灰质厚, 网格粗大,字作行书,大小不均,卷无题字,正文中记明了摘录章次佚名《论语音》?此书共 3号,缀合成为 2件文书,一件以《集解》为本,一件依《郑注》?L0739 + 北殷 42 得到《论语郑注音义》,两篇本是一卷之裂? 《论语集解音》是依附于 上的碎片,或为他书原卷的裱褙,残片前两行公有 3个直音,注字当为《集解·先进》篇中的经注;就残片性质而言, 《法藏》“论语卷第六杂写”的定名似乎更加贴切。《孝经》?今藏经洞得《孝经》残卷 41号,包括法藏 19号,英藏 15号俄敦 7号,亦可分作 6类?《孝经》?《孝经注》?《孝经注》?《孝经注》?《孝经郑注义疏》?《孝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