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救护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救护处 张立
1
遭受2次碾轧、失去18次救助机会
小悦悦事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愿。
15
“好撒玛利亚法”不能免责情况
伤病员意识清醒,没有得到伤病员
同意的救护;
给予的救护不合理 。
16
世界范围内推动急救的十项建议(《急救为明天-2010年倡导报告》)
17
国际联合会希望法律促使…
First aid saves lives. It’s for everyone, everywhere.
急救可以挽救生命。急救为人人,无处不在。
First-aid training at all stages of life
急救培训可以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开展
First-aid kits in every vehicle
在每辆车里配备急救箱
Legislation protecting first-aid providers
立法保护急救提供者
18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
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
组织群众性现场救护。
20
《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 》
(国发〔2012〕25 号)
21
《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七条 市、区、县级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区和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急救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七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红十字会等组织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和初级卫生救护志愿服务。
22
《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派出所警察、交通警察、公安消防队队员接受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旅客运输、旅行社、旅馆等行业的经营单位应当对其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与现场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第十六条 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机场、风景旅游区等人群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企业和建筑施工、大型工业企业等单位,应当建立救护组织,配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组织相关人员接受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在突发事件中协助“120”网络医院进行现场救治。
23
《杭州市院前急救管理条例》,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组织人员参加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的急救培训。
单位人数
参加培训人数
<50人
至少1人/2年
50-200人
至少1人/每年
>200人
每超100人至少增加1人/每年
中小学校应当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教育
24
《杭州市院前急救管理条例》,
鼓励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伤病员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不承担法律责任。
25
《长沙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  公安、教育、交通等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人民警察、消防队员、学校教师和公共客运司乘人员等参加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技能培训。
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轨道交通、机场、风景旅游区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单位、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企业和建筑施工、大型工矿企业等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所属应急救援人员参加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技能培训。
26
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2013年6月28日通过,2013年8月1日起施行
27
28
29
30
31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32
33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3号)
(20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急救。
(25)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34
卫生部关于上海世博会期间持证志愿者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相关事宜的批复
35
有法定义务的救护人
法律规定负有职务责任的人员
(例如:警察)
基于合同关系有责任救护的人员
(例如:司机)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救护人
(例如:父母、子女)
36
非义务救护属于“见义勇为”
我国关于“见义勇为”的地方法规
“见义勇为” 与“无因管理”
非义务救护人与伤病员的法律关系
37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为他人管理事务
为他人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