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人体静电消除器.docx

格式:docx   大小:123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体静电消除器.docx

上传人:爱的奉献 2022/2/10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体静电消除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技术资料
大连东强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
二00八年十一月
目 录
一、概述·······故频发现象,各国都制定或修改了原静电管理规定,并开发了导静电绳、防静电工作服等相应产品,与人体作业相关的静电事故明显减少。但最近一个时期国内类
似事故又有所增加,如 2000“”、2002年“”陕西永坪炼厂汽油罐
采样着火事故,2002年“”大连石化调和油罐闪爆事故, 2004年9月
泰州石化装置区采样着火事故,2005年春季济南某厂上罐采样着火事故等。
这个现象在国外也有类似事故报道,如日本消防厅披露,在
1982~1991年
曾发生86例人体静电着火事故;美
表1十个炼厂现场采样漏洞统计
国石油设备协会(HPE)披露,1992
操作现象
所占比例(%)
~2005年曾发生162起汽车加油事
上罐采样不穿防静电服
40
故,其中85%的事故与人体静电或
采样绳不合格
40
设备接地不良有关。
采样绳不做接地
90
提拉速度超标
40
中石化安监局2002年通过中石
采完样后不泄放静电就
100
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做了10个炼厂静
盖采样口
电隐患调查,表 1是上罐采样调研
数据,这个统计从管理侧面上暴露了当前事故现象的背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随着作业频率的增加,人们对以往事故教训和管理规定有些淡忘。
如10个企业在现场作业演示中,采样绳不做接地的占90%,作业后没释放静电就盖采样口的占100%。
2、市场防静电产品质量失控,企业也没有定检制度,现场管理有时
失控。如大连石化“”事故后,对刚买的89
根20m长采样绳进行复
查,合格率(R≤108Ω)仅

%
表2
采样绳电阻值测量数据
其中严重不合格的约有39%(见表2)。
阻值(Ω)
数量(根)
3、现有规范或规定有漏洞,且
106~107
15
以限制操作为主,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108~109
39
1010~1011
18
较差。例如(GB/T4756-1998)手动
≥1012
17
采样要求作业后在采样口上风方向 1m
外摸一下金属物后再盖采样口盖,其漏洞有三:①按规定,采样口
径内均属防爆场所;②罐上所有金属物均涂复油漆,不能有效泄放人体静电;③当导静电绳失效或没有良好接地时,人体作业很容易积聚静电,作
业中一旦触摸周围金属物,容易产生引燃性的火花放电。以上是目前事故增加的主要漏洞,在设备操作和管理上的其它漏洞有时也会恶化人体静电的危险。这些漏洞为:①没有穿戴合格的防静电鞋和服装;②提拉、投放速度过快;③现场没有导静电绳专用接地端子;④采样口附近没有允许泄放人体静电的专用接地器或消电器,等等。
综上所述,石化企业的采样、测温、检尺作业和槽车灌装作业场所是人体静电放电几率最高的危险场所,单靠现场管理制度已不能有效限制人体静电引燃的危险性。因此,弥补上述漏洞而研发适合防爆场所使用的人体静电消除器,抑制当前事故趋势和改变人体静电的管理水平,是非常必
要的。DQJ-5本安性人体静电消除器即是为适合上述要求而研发的, 于2006
年8月9日取得专利授权(ZL200520073235X)。
二、人体静电简介
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接触-分离或活动带电
人体行走、投放采样绳、摩擦滤布、塑料桶倾倒粉体或石油产品、清
釜作业等,人体会积聚静电。
2)感应带电
粉体下料包装或传送塑料薄膜、橡胶带、无纺棉,以及汽车或容器未
接地装卸介质等,附近人体会感应带电。
3)吸附或捕集带电,触摸带电介质带电
在静电喷涂、蒸汽吹扫、水雾喷射、粉尘飞扬、喷溅加油等场所作业,
人体会捕集荷电“微粒”带电;当人体接触传送带等荷电介质或未接地容器时,也会带电。
2、人体静电典型参数
(1)作业人体静电电压值
人体行走静电电压:1~3kV;
一般作业人体静电电压: 2~5kV。
(2)人体静电能量计算
关于人体静电能量的计算,国外标准均按“导体”来定义。
人体静电能量计算公式推荐: W=1CV2
2
式中:
C—人体电容,平均200PF(多数情况下100~400PF,少数可达1000PF)V—人体静电电压
作业人体静电能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