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物理学史西方古代物理学.ppt

格式:ppt   大小:1,84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学史西方古代物理学.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0 文件大小:1.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学史西方古代物理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学史西方古代物理学
第1页,本讲稿共23页
公元前8世纪在欧洲诞生了光芒四射的古希腊文明。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宗教的残酷统治,公元5-10世纪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科学、文化受到极大摧残。从11世纪起,随着“十字军东征”,文运动,显然这里已指明了物体运动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第11页,本讲稿共23页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17岁时就跟大哲学家柏拉图学****亚里士多德爱独立思考。因此,他有许多观点跟他的老师截然相反。亚里士多德当过教师,对植物、动物、天文、气候、数学和物理等方面都进行过研究,著书1000多种,可以说他是古希腊各种知识集大成者。他的这些著作被当作古代世界的百科全书。达尔文曾这样评价亚里士多德:"我尊敬林奈和屈费尔好像两位神一样。但是,他们比起亚里士多德来,却不过是小学生。"
第12页,本讲稿共23页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生于意大利的斜拉古,他父亲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而热爱数学。11岁时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学****在那里他接受了东方和古希腊的优秀的文化教育,为他后来事业上取得成就打下了基础。
阿基米德擅长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学处理。他详细研究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跟浸入液体中物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著名的浮力定理,传说据此他揭开了金王冠之谜。他详细地研究了杠杆的平衡问题,找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曾豪迈地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整个地球举起。阿基米德叙述杠杆平衡的学说,奠定了静力学的基础。
第13页,本讲稿共23页
(二)光学知识
古希腊对光的反射的研究贡献最大的是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和希隆。欧几里德把几何学运用到光现象的研究上,开创了几何光学。他著有《反射光学》,确立了光的直进性并建立了反射定律,确定了凹面镜的聚焦点在球心或球心与球面之间。之后的希隆(约前150-前100)也著有《反射光学》一书,内容是关于镜子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相传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曾令他的士兵共同用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进攻他们的同一只敌船上,把敌船烧毁。
托勒密在对天体的观测中曾注意到光的折射现象。他著有《光学》一书,但早已佚失。
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
(三)其他物理知识
古希腊对磁和声也有一定研究。
柏拉图在<<蒂迈欧>>中,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在《论石》中都指出磁石和琥珀吸引它物的能力。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曾用原子论来解释磁石吸铁现象,而且他第一个记述了磁力相吸现象。
古希腊人在乐器的制造中积累了一些声学知识,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最早创立了“五度相生律”。亚里士多德认为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空气和水都可以传播声音。他还认识到回声是声的反射。古罗马的建筑师重视剧场建筑的声学问题,维特鲁威的名著《论建筑》开创了建筑声学的研究。
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
三. 中世纪的物理知识
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分期中,公元5-15世纪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中世纪。中世纪还可分为:
3 经院哲学时代(公元11-12世纪) 经院哲学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官方哲学,因为它产生在教会的学院里而得名。这一时期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自然科学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自由的科学精神被彻底的禁锢起来了。
1 黑暗时代(5-8世纪)这个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古希腊学术终结。
2 阿拉伯文化时代(8-11世纪) 西方文化黑暗之时,东方中国的智慧之光照亮世界。地处东西方贸易交流纽带的阿拉伯,成为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桥梁,为世界科学做出了特殊贡献。
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
(一)阿拉伯人的物理成就
阿拉伯帝国时期穆斯林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光学与力学方面。
物理学家金迪(公元801?-873年,同时还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化学家和音乐理论家),一生至少著有265部学术著作,但是***的只有15部拉丁文译本。它们是关于气象、比重、潮汐、(几何)光学,以及音乐理论等方面的论述,许多内容是与物理有关的。
塔比特(公元826-901年)写了一部研究杠杆的力学著作《杠杆的平衡》,他在该书中成功地证明了杠杆的平衡原理。
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
哈兹尼设计一种奇妙的“智慧秤”,这种称在没有砝码的情况下也能测量物质的重量和比重。为此他在1137年还写了一本书《智慧秤的故事》。另外,哈兹尼对比重的研究卓有成效。他发现空气具有重量,使得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在空气中也能适用。哈兹尼还发现并证明越接近地心水的密度越大,他知道物体在不同高度测量重量是不同的,进而提出了一种重要的物理学思想——物质的(质)量不同于重量,而且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比关系。
比鲁尼(公元9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