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ppt

格式:ppt   大小:2,626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医学工程.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1 文件大小:2.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医学工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医学工程
第1页,本讲稿共90页
第一章 概述
什么叫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是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过程,揭示人体的生命现象,间已发展到第五代,同位素断层图像的放射型CT(ECT),使单纯形态检查发展到功能诊断,多种断层技术使医学影像成为临床诊断的支柱;
第11页,本讲稿共90页
生物传感器的问世,使有机物的测量进入了无试剂分析的时代,使连续动态监测体内有机成分成为可能;
单板机、单片机使得医疗仪器微型化、智能化;
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医疗仪器具有了多功能化特征,集医学信息采集、检测、处理和管理为一体,大大地提高了医疗效能;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实用化,使远程医疗成为现实.
第12页,本讲稿共90页
现代医学基本上是构筑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上。四大影像设备、各种生物电和器官压力流量监测等功能检查设备、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是现代临床诊断的基础;射频仪、碎石机治愈了不少的患者;除颤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心瓣膜挽救和维持了全世界数百万心脏病人的生命;人工肾等血液净化技术,维持着数十万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正常生活;人工晶体、人工关节、功能性假体已广泛用于伤残人的康复和功能辅助;生物力学的研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认识及对骨外科器具和人工器官的设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现代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反过来又提出了新的课题,促进生物医学工程的进步。
第13页,本讲稿共90页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进步,高技术的医疗仪器装备层出不穷,使得医疗保健费用呈指数曲线急剧上升,成为整个社会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目前这个负担已经沉重到北美、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都难以承受的地步。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初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指望借助于工程的方法来控制医疗费用的膨胀。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越发达,医疗费用增长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却越沉重。
第14页,本讲稿共90页
而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观念,重视生物医学工程的社会性。不能将生物医学工程看成是一门单纯的技术科学,看作是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简单应用。实际上生物医学工程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因而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约束。如果忽略了这一点,片面地追求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或一味地追求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经济效益,其结果必然是使生物医学工程自身陷于困境 。
第15页,本讲稿共90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1978年由国家科委正式确立的,并于1980年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教授任首届会长。先后在18个省、直瞎市成立了分会,并于1986年正式加入IFMBE。至今设10个学科分会和专业委员会。目前全国有近四十所高校有相当规模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所,博士点十多个,硕士点几十个,对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16页,本讲稿共90页
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是仿效西方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学科形成的初期,这种仿效是必然的。但是在西方生物医学工程的进步与它的社会效应的矛盾日益显露的今天,中国的生物医学工程要发展,就必须要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以大多数中国人的卫生保健的急需为目标,立足于我提高的同时,必须有助于社会医疗费用的控制。
第17页,本讲稿共90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科学范围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工程学与生物学、医学结合的产物,任何工程学科与生物学和医学的结合均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因此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并在不断的发展,目前较成熟的领域有如下八个:
生物力学
生物材料
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
第18页,本讲稿共90页
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医学图像技术
人工器官
第19页,本讲稿共90页
生物力学 (Biological Mechanics) :
生物力学是力学与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它的目的是试图从力学的角度来了解生命。具体地说,它将用经典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的知识来解释生命的某些现象;用力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研究生命系统的功能与构造的关系,进而探讨生命的整个力学过程。
第20页,本讲稿共90页
生物力学所涉及的领域很广,目前认为它主要包括骨骼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力学、血液循环力学、呼吸流变学和生物热力学等分支学科。
生物力学的研究,加深了对血液流变特性与疾病的关系,骨力学特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血液流动规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的理解。应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指导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