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阅读课文P39-42,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2、国家创制法律有哪两种方式?什么是国家制定法律?什么是国家认可法律?
3、为什么把我国的法律称为“国法”明与赵素英因债务纠纷,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1)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知识链接
我国的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的本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法律不可能被所有的社会成员自觉接受。国家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就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迫使全体社会成员毫无例外地遵守法律。
法律为什么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材料一:2009年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侵权责任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一部与《物权法》一样核心在于保障私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侵权责任法律制度关系公民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保障公民、法人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誉权、隐私权、物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益,维护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法律规范。
材料二: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30人民币万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材料二说明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同时,材料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反腐败、维护人民利益的决心。
我国法律的制定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些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甲说:我国法律是可亲的,因为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乙说:我国法律是可怕的,因为它与惩罚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
甲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法律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神,因此法律是可亲的;乙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因此法律总是与惩罚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法律的惩罚也体现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因此法律还是可亲的。
课堂小结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下列属于法律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我国宪法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予以确认,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履行“遵守社会公德的”的义务。这是…………………………………………………………………………( )
A、国家认可法律 B、国家制定法律 C、国家修改法律 D、国家实施法律
国家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迫使全体社会成员毫无例外地遵守法律。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强制性特征的是…………………………( )
A、王某因偷税漏税被公安机关逮捕 B、某同学因违反校纪而受到学校处分
C、一游客因乱扔垃圾而受到周围人的批评 D、某饭店因高价宰客被媒体曝光
D
A
A
4、在我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这表现了…………………( )
A、法律由国家规定或认可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驶上了快车道。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470多件。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加强……………………………………………( )
A、立法,为社会生活提供法律依据 B、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C、法律监督,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办事 D、普法教育,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
6、在立法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开门立法”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组织立法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这说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