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穆时英论.pdf

格式:pdf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穆时英论.pdf

上传人:1322891254 2014/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穆时英论.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穆时英论
摘要
内容摘要产文详细梳理了当前穆时英研究的现状,第一次从“家”的角度对
穆时英进行系统阐释,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论文从穆时英
生存的家庭、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入手,对穆时英的家道中落、无
家可归、双重人格、都市诗情、皮相救赎和文化追慕进行深入探究
和阐发,揭示了穆时英的精神流变和心路历程,以及穆时英所面临
的欲望困境和信仰危机。最后,文章还简单探讨了一下穆时英的附
敌,提供了一个猜测性的解说。
关键词穆时英家庭浪子父亲
穆时英论







穆时英论
月舀
穆时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留下短
暂而眩目的光彩。关于穆时英的评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笼罩在
政治意识形态的迷雾中,成为穆时英研究难以摆脱的阴影。
年, 当穆时英以《咱们的世界》、《黑旋风》、《南北极》
等小说蜚声文坛,被誉为普罗文学的“白眉”时,以“文化批判”
运动建立起来的左翼革命文学话语便试图掌握对于穆时英评价的
话语权。阳翰笙、钱杏邮等左翼评论家纷纷发表文章,对穆时英
进行敏锐但是不太得要领的批评。左翼评论家对穆时英的批评是
意味深长的,他们一方面将穆时英作为普罗文学话语艺术成功的个
案加以肯定和推介,另一方面又指出穆时英与时代要求、文坛风尚
存在的微妙差别。
年,穆时英在《现代》杂志上发表具有新感觉风的《公
墓》、《上海的狐步舞》等作品,获得“新感觉派圣手”美誉的同时,
遭到了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批评界一致的贬抑。穆时英开始被左
翼评论界定性为“敌人”。面对强势的左翼革命文学话语权,只有
杜衡、施蛰存、苏雪林等少数几个自由主义评论家肯定了穆时英在
文学上,特别是在都市文学上的贡献和成就。与左翼评论家不同的
是, 自由主义评论家更多地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对穆时英进行评价,
因此观点显得更为公允和客观。
年,穆时英出任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参与
“软硬电影”之争,主动介入政治的漩涡。随着穆时英的政治化,
其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明显减少,作品也渐渐失去了以前的轰动
效应。不合时宜的仕途经历无疑伤害了穆时英的名声,穆时英被贴
上了“御用文人”的标签。六年以后,穆时英更是以“***”的身
粉在上海租界遇刺身亡,落得千古罪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文学话语取得绝对优势
地位,更加强化了其自身的审美一元化需求。这时,无论从文学格
穆时英论
调还是意识形态来说,被贬为“洋场浪子”、“反动文人”、“***”
等罪名的穆时英,都与当时的文学和政治环境格格不入,没有人敢
去研究。
新时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迷雾开
始渐渐变淡,社会日趋多元。身处在与当下生存状态相暗合的历史
时空的海派作家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传统还是一种文化传统都显
得具有特殊的意义。穆时英和其他海派作家一样,又开始慢慢浮出
历史水面,成为大众消费和学者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分别从都市文化、精神分析、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视
角,向人们展示了穆时英多姿多彩、意蕴丰富的艺术世界。李欧梵
的《上海摩登一一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李今的《海
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周毅的《浮光掠影嚣孤魂》中国现代文
学研究丛刊,、张鸿声的《论穆时英》郑州大学学报,
、吴福辉的《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许道明的《海派
文学论》、李俊国的《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等论文著作都是研
究中极有分量的成果。
但是目前的穆时英研究大多执着于对穆时英作品的阐释,而
忽视了对穆时英本人的解读。比如说,研究者准确地将穆时英的小
说理解为“无家”的文学,却不能体会家庭以及家道中落对于穆时
英本人的复杂意义和感受研究者虽然早己认识到“双重人格”之
于穆时英的独特意义,却不能从文化深层对之进行解说研究者至
今没有梳理穆时英的精神流变和心路历程,更不要说确定穆时英比
较完整的生平经历,等等。这与穆时英生平资料的缺乏有关,但是
肯定也与研究者对于穆时英人本研究的忽视有关。
穆时英人本研究的欠缺,与当前穆时英研究的深入状态无疑是
不相称的,而且,这客观上也影响了对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进一步
深化。
笔者想在当前穆时英研究的基础上,从穆时英的家道中落入
手,探索穆时英的现实生活称艺术创作,特别是精神上“无家可归”
的状态。论文以穆时英离家、流浪和寻父的精神流变和心路历程为
线索,试图较为全面地揭示穆时英面临的欲望困境和信仰挣扎。
穆时英论
第一章、家庭的消解与缺失
对于乡土社会的中国来说,家庭的分量是及其重的。“丈夫生
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儒家思想直接从人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