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组织设计与管理
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传统的组织结构
网络组织结构
管理的定义
管理与控制系统
组织整合与协调机制
网络型组织的文化构建
管理的定义
管理定义: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管理五职能
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指挥)、控制
管理适用于任何一种组织
管理的目标
effectiveness:指达到目标
efficiency:以最少资源达到目标
存在唯一正确的管理人的方式吗?
存在一个或至少应该存在一个适当的管理人的方式。这个假设在管理学教科书和论文中是随处可见的,对于许多从事管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人来说这一点都是自发形成的。
在传统的观念中,为公司工作的人是公司的雇员,他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依赖于公司提供的条件来谋求生计并获得职业发展。。。。实际上,员工应是组织的合伙人,至少对于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来说应该是这样。
打个比方来说,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就如同乐队指挥之于乐手,管理者也许并不知道乐器的演奏方式,但却需要能够引导他们共同完成某一任务。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和泰勒及传统的对人与工作的假定不同的结论,这就是,管理者并不是要管理人,管理者的任务是领导人;管理的目的是使特定团体的效率更高,并使每一个体的知识产出效率更高。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与专业化(specialization)
专业化的优势
可以缩短学习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有利于减少学习过程成本
节省因工作任务更换所耗费时间
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
有利于人力资源与任务的合理分配
制针过程中的专业分工
“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磨出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上源头又是一种操作,以及涂色、包装等。这样一枚针的制造要经过18道工序。在有的工厂里,每道工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而有的小厂中可能会有工人身兼两三种操作。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只有10个工人的小工厂…他们工作努力,所以一天可以制造12磅的针,以平均每磅4000枚计算,10个人每天就能做出48000枚针,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制作出4800枚针。但是如果他们都是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一天能制作出20枚针,也许一枚都不行。”
资料来源:亚当·斯密(1922)《国富论》。
摩西· 出埃及记
摩西的岳父乔叟看到摩西从早到晚整天坐在那里,以色列人在他面前排起了长队,耐心地等着见他,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倾诉心中的不满。乔叟对摩西说:“你这样做不太好。你和那些等着见你的人都受不了,你们会累坏的。你不应该自己一个人做这件事。”然后乔叟建议摩西在每1000人中选出一位代表,再在其中每100人选出一位代表,每50人及每10人选出一位代表。重大事项仍然由摩西自己来决定,但琐碎的事情就由那些选出的代表来作出裁决。摩西接受了建议。从那之后,他带领以色列人向迦南进发的任务就轻松了许多。
资料来源:《圣经旧约》第二章“出埃及记”,这被称之为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管理层级制度。转引自:[美]约翰·辛格,《设计最好的公司:组织设计的过程和创新》,导言第II页,宇航出版社,1999年。
管理层级
在整个80年代,GE公司总裁Jack Welch一直在逐步精简公司的管理层次,从最初的29个削减为6个。
每年节省4000万美圆的开支
员工有更大的个人能力发挥空间
彼此之间更易于相互了解和沟通
元代忽必烈的军队建制
管理跨度的影响因素
下属的培训
风险态度
信息沟通的技巧
目标标准的应用
变革的速度
明确的计划
明确的授权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