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中药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中药概念及相关中医药理论介绍
中药现代化及行业发展规划
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
GAP
第一节 中药及其作用
一、中药的概念
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元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君、臣、佐、使(monarch, minister, assistant and guide):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
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效力较强,药量较大。
臣药:方中能够协助和加强主药作用的药物。
佐药:方中另一种性质的辅药
正佐:协助主药治疗兼证
反佐:对主药起抑制作用,减轻或消除主药的副作用
使药
引经药,既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调和药,既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药物的功能表述(Functions)
解表:清热凉血:补养: 安神:理气:化痰: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等
牛黄消炎片 拼音名:Niuhuang Xiaoyan Pian 英文名: 【处方】 牛黄 50g 珍珠母 100g 蟾酥 30g青黛 40g 天花粉 100g 大黄 100g雄黄 100g 【制法】 以上七味,雄黄、珍珠母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大黄、天花粉碎成细粉;青黛研细;蟾酥加白酒研成糊状,与上述粉末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将牛黄研细,加入上述颗粒中,混匀,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棕色;味苦,有麻辣感。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类在球形、 半圆形或盔帽形, 直径27~48μm ,脐点点状、短缝状、人字状或星状,层纹隐约可见。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 μm。不规则块片或颗粒蓝色。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片,一日 3次,小儿酌减;外用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片相当药材 【贮藏】 密封。
吲哚美辛
其他名称:消炎痛
【主要成分】 : 【剂型】 :胶囊、片剂、栓剂。 【适应症】 :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等。能抗血小板聚集,故可防止血栓形成,但疗效不如乙酰水杨酸。治疗Behcet综合征,退热效果好;用于Batter综合征,疗效尤为显著。用于胆绞痛、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有效;对偏头痛也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月经痛。 【用法及用量】 :口服:开始时每次服25mg,1日2-3次,饭时或饭后立即服(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若未见不良反应,可逐渐增至每日125-150mg。现亦采用胶丸或栓剂剂型,使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降低,栓剂具有维持药效时间较长的特点,一般连用10日为1疗程。 【不良反应和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溃疡,有时并引起胃出血及穿孔)。饭后服用本品胶囊剂,可减少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等)的发生率也不低(20%-50%),若头痛持续不减,应停药。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抑制造血系统(粒细胞减少等,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反应:常见的有皮疹、哮喘。与乙酰水杨酸有交叉过敏性,对后者过敏者本品忌用。 【规格】 :片剂:每片25mg。胶丸:每粒25mg。栓剂:每个100mg。 【生产厂家】 :……
二、中药的种类
1、中药材(Herbal drugs):
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的原料。
2、中药饮片(Prepared slice of herbal drugs):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是中成药的原料。
3、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
“成药”:根据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具备一定质量规格,批量生产供应的药物。
4、民族药(Ethnic drugs):
我国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经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并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药品,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地域性。
中药的品种
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2种。
中药剂型40余种,中成药85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