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173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2/2/14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35
word
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
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
编号:1
容:ABO血型正、反定型
操作技术规程

版本 2010 修订 1
控制
1. 标准血清要求:有批准生产文号,并经批准检定;购回的标准血清,本实验室应复检,并符合下述条件:(1)高度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2)抗A血清效价在1:128以上,抗B血清效价在1:64以上;(3)亲和力要求抗体和抗原发生反应的速度应在两者相加后15秒出现凝集,其强度为3分钟时凝块不小于1mm;(4)冷凝集效价在1:4以下。
2. 试剂的稳定性;于2~8℃避光保存,在有效期使用。
注意事项
有污染、混污、过期血清不能使用。
不清洁器材不能使用。
word
word
4 / 35
word
不得混用滴管;不得将已取过样品或污染的滴管与试管容物接触。
离心的速度和时间均应严格控制。
正、反定型应由两人分开操作,结果相符才能发出报告,否则应检查原因。
红细胞悬液不得过浓或过淡,防止溶血。
三个月的新生儿只做正定型。
注意冷凝集、假凝集和细菌性凝集缗钱状凝集(包括弱凝集)与真凝集的区别。观察并纪录凝集强度,因其有助于对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为防止冷凝集,温度一般在(20-24℃),冷凝集患者可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如果仍显凝集,可用42℃或45℃生理盐水洗涤一次。
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10 .核对结果后再打印报告,并签全名。
临床意义
每个人都具有ABO血型中的某种抗原及相应的天然抗体。血型检查的重要性不在于某种具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在以下个方面:
输血:血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成分。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细胞的减少(大失血或贫血等),均会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合才能输血。
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依靠血型血清学检查来诊断。
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也必须ABO血型相符才能移植。血型不符极易引起急性排异反应,导致移植失败。
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也有一些报道,某些看来与造血系统无关的疾病实际上可能与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关。但这方面的临床实用意义不大。
附表: 5%标准红细胞悬液配制表
5%标准红细胞悬液配制表
悬液浓度(%) 压积红细胞(滴) 盐水(滴)
word
word
5 / 35
word
2 1 40
5 1 16
10 1 8
20 1 4
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
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
编号:2
容:Rh血型鉴定操作
技术规程

版本 2010 修订1
颁布日期:2010年 7月
修订日期:2010年 7月
Rh血型鉴定操作技术规程
原理
从理论上讲人类红细胞上的Rh抗原应有C、c、D、d、E、e 6种,但目前尚未发现抗d,因此也未肯定d抗原,故Rh抗原主要有5种。Rh血型形成的天然性抗体极少,主要是免疫性抗体,已知有抗D、抗E、抗C、抗c和抗e抗体等5种。抗D抗体是Rh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抗体。Rh抗体有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两种,完全抗体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初期出现,一般属IgM型。机体再次受抗原刺激,则产生不完全抗体,属IgG型。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如用5种不完全抗体的血清(抗D、抗E、抗C、抗c、抗e)作鉴定,可将Rh血型系统分为18个型别。在临床上,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现频率高,故Rh血型一般只作D抗原的鉴定。用抗D血清进行鉴定,则凡带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不带D抗原者称为Rh阴性。
目的:规Rh(D)血型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Rh(D)血型鉴定
适用围:输血科血Rh(D)型鉴定标本
支持文件:
1.《输血与输血技术》高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医政司。
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