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2 页
舞蹈根底知识
舞蹈根底知识局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舞蹈根底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并掌握学录方法;激发学局部说明跳法;根本动作记录应包括:动作名称或编号,动作节拍数,人体方位,动作起止路线,身体重心变化等,可配上关键性人体动作图。
第 6 页
4、场记:通过舞台调度图和文字说明及必要的动作插图,把一个舞蹈的情节、动作、造型、队形及地位的变化、表演要求等分段记录下来,比较
完整地反映其表演过程.场记的记录内容应根据舞蹈作品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取舍。
5、舞台美术:包括服装、化装、道具、布景、灯光等。它在舞蹈中,为舞蹈形象提供典型环境,显示时代特征,衬托舞台气氛,协助舞蹈更好地提醒主题和塑造典型。舞台美术可用图画、文字结合记录。
舞蹈根本动作与技能训练局部
一、教学目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舞蹈根本动作、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训练,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与呼吸,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二、教学内容
㈠舞蹈根本动作介绍
1、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
2、中国古典舞根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
第 7 页
⑴根本手型
①掌型:兰花掌、虎口掌、五指分掌〔儿童〕
②拳型:半握拳、佛手拳、实心拳、
③指型:单指、剑指、
⑵根本脚型
勾脚、绷脚、擓脚、勾绷脚。
⑶根本手位
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
⑷根本脚位
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3、芭蕾舞根本手形、手位、脚位
⑴芭蕾舞根本手型
⑵芭蕾舞根本手位:一、二、三、四、五、六、七位
⑶芭蕾舞根本脚位:一、二、三、四、五位
4、中国古典舞手臂的根本姿态和动作
⑴手臂的根本姿态:
第 8 页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
⑵手臂的根本动作
①单手根本动作: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②双手配合动作:
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㈡舞蹈根本动作、技能训练
1、身体各部位中间活动训练
地面练习:勾绷脚、吸腿外开练习、软开度、力度训练等
2、把上根本动作训练
⑴擦地勾绷脚练习
⑵蹲的练习
⑶小踢腿
⑷腰的练习
⑸吸撩腿的练习
⑹控制练习
第 9 页
⑺压腿、耗腿、大踢腿
㈢舞蹈根本技能的介绍与训练
1、转的练习
2、跳跃的练习
3、翻身的练习
㈣根本舞步的介绍与训练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局部
一、教学目的:
在把上和中间根本动作教学的根底上,进一步稳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成果的同时使学生在舞蹈时,体验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舞蹈时的自然呼吸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情趣及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
㈠中国古典手臂根本姿态和动作
㈡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组合
㈢提沉组合
㈣冲靠组合
第 10 页
㈤手眼组合
㈥漫步
组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局部
第一章 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根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根底。
二、教学内容:
㈠简介东北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和种类
1、风格特点;火暴、泼辣、幽默、稳静
2、动作特点;哏、俏、幽、稳、美、浪、颤
3、秧歌的种类:
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等。
㈡体态动律练习
第 11 页
1、根本体态:
上身略前倾,膝部稍屈。
2、动作韵律:
⑴压脚跟
⑵屈伸:
单屈伸 双屈伸 软屈伸 硬屈伸
⑶上身动律:
① 左、右横摆身
② 左右前后拧身
③ 前后扭身
㈢手巾花:
1、手绢拿法:
全把握巾、单指帖巾、握巾角
2、使用方法:
⑴挽花〔里挽花、外挽花〕
⑵片花〔里片花、外片花〕
第 12 页
⑶碎绕花〔里碎绕花、外碎绕花〕
⑷小王花
3、常用手巾花:
⑴单臂花
⑵交替花
⑶双臂花
⑷盖分花
⑸十字花
⑹展翅花
⑺扁担花
㈣根本舞步
1、后踢步
2、前踢步
3、十字步
4、别步
㈤扇花
第 13 页
1、扇子各部位名称:
扇柄、扇口、扇面、扇角、扇骨
2、扇子的拿法:
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