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处理流程.ppt

格式:ppt   大小:1,026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处理流程.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2/15 文件大小: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处理流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输 液 反 应
2
目录
01
02
04
05
06
03
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反应的类型
常见反应的症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忌。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静 脉 炎
17
治疗措施
预防: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处理:
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超短波理疗
中药治疗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原因: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症状:
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4、空气栓塞
19
治疗措施
预防: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处理:
①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③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5、药 物 外 渗
原因: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症状:局部皮肤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21
药物外渗处理:      A  50%硫酸镁湿敷:用于红肿,起水泡而皮肤未破。       B  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阿拉明)外渗       C  冷敷: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及对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安定,红霉 素,等)。       D 中药湿敷:用如意金黄散湿敷。
E若葡萄糖酸钙注射时药液漏出血管外,应立即停用,并用***化钠注射液作局部冲洗,局部给予氢化可的松、1%利多卡因或玻璃酸,热敷并抬高肢体。
22
护 理 措 施
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23
输液反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鉴别
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
输液反应:畏寒、寒战更突出,约输液后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
速发型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多见于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 、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博细速、频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衰竭,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
24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应急处理
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
1
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有哪些临床表现?
3
如何处理及预防?
4
概念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
在使用常用量的药物时,发生的一些特殊反应。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寻麻疹、皮疹、发热,重
者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病 因
遗传因素
药物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情绪因素
滥用药物
混合用药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