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试析歌剧《伤逝》选段.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析歌剧《伤逝》选段.docx

上传人:大笑大甜 2022/2/15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析歌剧《伤逝》选段.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析歌剧《伤逝》选段
歌剧是民族的灵魂、艺术的瑰宝,是以音乐戏剧为主,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等各种艺术相结合的具有综合艺术特性的舞台艺术。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在艺术领域的文明程度。 对于刚刚学****音乐的学****者来讲,歌
试析歌剧《伤逝》选段
歌剧是民族的灵魂、艺术的瑰宝,是以音乐戏剧为主,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等各种艺术相结合的具有综合艺术特性的舞台艺术。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在艺术领域的文明程度。 对于刚刚学****音乐的学****者来讲,歌剧这个词一说出来,西洋美声的宽、厚、洪亮的特点就先入为主了, 在外国歌剧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 戏剧艺术被称为当时的歌剧, 其次才是中国歌剧姗姗来迟, 这就是人们所谓意识上的喧宾夺主。中国歌剧的起步比西方歌剧要晚很多, 但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套自身的完整系统。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于 1981 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 100 周年,由王泉、韩伟作词根据鲁迅 《彷徨》中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抒情性歌剧。这部歌剧在同年的 9 月由中国歌舞剧院在北京人民剧院首演。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同时也是施光南先生的第一部歌剧作品, 很大程度上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标志着中国歌剧进入一个新的历程, 在中国的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剧情围绕春 —夏—秋—冬—春五个阶段,结合剧中人物的情感进行开展,在不违背原有小说抒情悲壮的前提下, 采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悲剧爱情故事,叙述了两个人不幸爱情生活的遭遇。
涓生和子君受过 “五四 ”的洗礼,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心怀不满,但又不能与社会决裂,两人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挣脱 “缰绳 ”,如愿地走到一起,却又被现实的残酷所折磨, 面对社会的压力和生活的困境子君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疑惑, 陷入了深深的苦索之中。 在剧情的演绎过程中,作曲家把中国传统的戏剧音乐结构及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
(如咏叹调、重唱、宣叙调等)伴唱交织运用,使《伤逝》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光彩夺目,从而把中国的民族特色鲜明地表现出来。
施光南( 1940-1990 ,四川重庆人)自幼喜爱音乐,学生时代就
曾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写出了不少的歌曲作品, 对音乐的创作充满了热爱。1957 年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理论知识, 1964 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有 “旋律大王 ”和 “时代歌手 ”的称号。毕业之后在天津歌剧院工作, 之后调入中央交响團, 曾经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咏叹调的形式来表现子君的内心感情, 形象地利用秋天的悲凉来借景抒情,烘托了子君对人生的迷茫之情。 《风萧瑟》正是在秋天这一大背景的渲染之下所创作的一首凄美抒情、 感情强烈细腻、富有戏剧性的咏叹调。 这首咏叹调的曲式结构相对比较自由,充分体现了子君的无奈和不解之情。 调性属于降 G 大调的色彩,节奏是四三拍子和四二拍子, 在演唱的同时可根据对作品的理解所产生情感处理的一些自由拍相互交替着,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的作品。
前奏有 13 个小节,即为引子,由于是 Moderato ,节奏的速度较为缓慢,以生动的形象紧扣主人公的形象, 右手的八度大跳和左手的柱式和弦给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