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袁平平
【摘 要】文章以苏州陆巷古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陆巷古村的保护对象,主要有物质要素人宅院及传统民居等;
(5)明代古街、古渡口、古牌楼等;
(6)以洞庭红柑橘为代表的包括碧螺春茶叶、太湖清水大闸蟹和太湖三白等在内的传统产业资源。
非物质要素指陆巷古村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
(1)“明庙会”“元宵出猛将”等乡风民俗;
(2)“一品状元豆腐”为代表的猛将菜系和白玉方糕等传统饮食;
(3)当地的制革、刺绣、竹编等传统工艺;
(4)极具文化艺术价值的传统砖雕、木雕和石雕等匠作工艺;
(5)“大红灯笼高高挂”“猪油糕上红绿丝”等生活习俗;
(6)“宰相状元故里,院士教授摇篮”为代表的地域名人文化等。
保护方法
对陆巷古村的特色空间,特别是背山面水、择湾而居的环境风貌和“一街三港六巷”的空间格局应进行整体保护。它既是陆巷古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民们进行日常生活的空间场所。对特色街区(如村中的明代古街)、巷道等应保护其空间尺度及周边界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历史建筑物,按重要性将其进行分类,对重要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对一般建筑物,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留、整修或拆除三种保护与整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工艺、民风民俗等,应积极的传承与发扬,可通过定期举办相关文化艺术活动的方式来实现,使游客与村民都能参与其中,达到一个较好的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效果。
3 利用方式
传统村落的利用是指对村落中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功能改造,从而能够发挥传统村落在历史、文化、艺术及经济等方面的更多价值[5]。陆巷古村的保护对象也正是古村再利用的资源,保护好传统村落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处理好保护对象本身的发展与各项保护限制措施的平衡关系,是对古村进行利用的基础。
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具有价值。在城市化进程飞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只有准确把握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保护对策和发展策略,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村落的价值,才能使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陆巷古村具有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的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可通过传统文化展演与商业旅游服务两种再利用方式进行利用。
传统文化展演
这种传统村落利用方式是将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民俗展览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建筑类型,以展演传统工艺、陈列家族族谱、宣扬传统文化为主要功能,为非物质文化提供空间载体[5]。陆巷古村现存完好的遂高堂、惠和堂、怀德堂、怀古堂和宝俭堂等建筑都具有较为宽敞的空间,为这种利用方式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游客基本了解古村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但是缺乏互动,游客们只是通过游览被动式的接受这些信息,而被动式的接受必然会导致游客对这些信息的印象或感受不深。所以,建议在这种文化展演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一些能够使游客参与进来的互动活动,通过游客亲身互动,让游客对陆巷古村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达到宣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商业旅游服务
这种传统村落利用方式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利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