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室外电缆隧道丶电缆沟及电缆敷设施工方案.pdf

格式:pdf   大小:21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室外电缆隧道丶电缆沟及电缆敷设施工方案.pdf

上传人:晴雯 2022/2/15 文件大小:2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室外电缆隧道丶电缆沟及电缆敷设施工方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室外电缆支架刷底漆→安装电缆支架及接地线→补
底漆及刷面漆→清理电缆沟→各栋号、各系统电缆敷设→制作中间接
头→电缆耐压及绝缘测试→电缆沟盖盖板→通电试验后投入运行。
四、操作工艺
1、电缆支架制作及安装
电缆支架制作及予埋件安装见附图(泰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室
外电缆沟及电缆隧道支架)。
电缆支架制作好后,应即时除锈及清理污垢,并刷防锈漆和面漆。
油漆的工作粘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涂刷时不流坠、不显刷纹为
宜。涂刷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电缆沟及电缆隧道支架水平安装距离为 900MM,施工时采用 16#
铁丝拉直安装,随坡度保持一直线,并在两侧支架上端各敷设一根-40
×4 扁钢作为接地母线,电缆支架及接地母线应安装牢固,无显著变
形,焊缝均匀平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纹、咬边、气
孔、凹陷、漏焊等缺陷,焊后应做好防腐处理。
2、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时,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
量和宽度相配合。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时,应有
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施工方案后方可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不应
损坏电缆沟、隧道、和人井的防水层。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
型号、规格宜相同。
电缆敷设时,应先在电缆盘上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
行施工。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
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
伤,并及时装设标志牌,如当天不能放完的电缆,应对电缆头进行防
潮处理,对已放完的电缆也要做好防潮处理。高压电缆应敷设在最上
层,控制电缆敷设在最下层,电缆与电缆之间应保持有 30~50MM
间距。
电缆敷设排列应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
隔 5~6 米处采用尼龙扎线带进行固定。
电缆起点及终点的予留长度为配电箱周长的一半,电缆中间接头予
留长度为 3 米。
电缆与配电箱开关端子压接时,应采用与电缆相同规格的线鼻子进
行压接,具体施工应符合规范规定。
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铠必须与接地线或 PE 线可靠连接。
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隧道及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
装设标志牌。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
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
板缝隙密封。
电缆穿管时,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
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
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
钢管内,同一回路不得分开穿管。
直埋电缆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
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与其它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
盖红砖,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软土或沙子中不应
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
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直埋电缆回填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在室外制做6kV
及以上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
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
制做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防止灰尘、杂物落入绝缘
内。做到不在雾或雨中施工,在室内及施工现场应备有消防器材。
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