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直面抑郁症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人陌生的字眼, 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有资料显示,约 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所以,抑郁症也好像感冒发烧一样普通。然而,抑郁症又绝不同
于感冒发烧郁症的发生有
影响。 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抑郁症的发生。 人格是个体
稳定的行为方式, 它是影响个体怎样行动、 怎样感觉的所有那些
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抑郁症发
生的几率不同, 内向的人被认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大。 认
知心理学家认为, 抑郁的念头是与抑郁的情感紧密相连的。 有些
第3页 / 总共70页
心理学家提出抑郁的图式:快乐的人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生活,
这部分人倾向于发现积极的信息, 忽视消极的信息, 生活乐观向上、积极主动。而抑郁的人戴着蓝色的眼镜看生活,他们更关注消极的信息, 忽视积极的信息, 并用抑郁的方式解释模棱两可的信息,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经历, 把目前的经历
和过去消极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抑郁者的信息加工是一种长久的
保留消极思想、 忽视和隐藏积极思想的方式。 对于抑郁症的
治疗,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药物治疗:发现患有抑郁症之后,
亲人应及时带患者到专门的医院诊治,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
郁药。 行为治疗:尽可能将患者从自己的世界中带出来,关
注自身之外的世界, 比如参加体育锻炼, 适当分担家务, 看看书、
听听音乐等等。 理性情绪疗法: 部分中学生患抑郁症是由于
对自身不满造成的, 而不满意的标准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式, 当这个模式达不到时, 就会引起抑郁。 理想化的模式通常包含有“必须”等绝对化的词语, 如“我必须考上北京大学”、 “我必须考全班前 4 名”等,一旦达不到这些标准,个体就会失望沮丧。通过理性情绪疗法, 改变个体不良的认知, 达到改变抑郁症状的目
的。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
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 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 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 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
高 20 倍。社会上自杀人群中超过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
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
第4页 / 总共70页
时发现罢了。 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的, 所
以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早治疗, 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 不要等
患者已经自杀了, 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带
来的是人的情绪的改变,不影响人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所以,已
患抑郁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 只要积极治疗, 完全可以正常地
生活工作。 声音 “无损”发泄益健康 李元卿 俗话说,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压抑、失落等消极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 必然要发泄出来。 如果这些消极情绪不能及
时地排除发泄, 则会影响和破坏人的免疫能力,
进而会影响到个
体的身心健康。 原因是人们对于消极情绪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
度的,无法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
所谓“无损”发泄,是
指一个人在释放消极情绪时,
其所采取的行为既不会对自己, 也
不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 人的消极情绪主要有两
种发泄方式, 即消极发泄和“无损”发泄。
消极发泄是一种有损
性发泄,这种发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
社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和影响。
而“无损”发泄则是一种积极发
泄,它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
将心中积聚已久的失落和压抑情
绪,进行及时的疏导排泄,从而使心理趋于平衡。
常言道:
智者以理智控制情绪,愚者以情绪控制理智。从本质上看,“无
损”发泄是在理性和理智支配下的发泄,
也是一种有道德、 有修
养的发泄。
据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一位下级军官被一名士
兵冒犯,他带着一肚子的愤怒、委屈和不满向林肯倾诉。林肯让
第5页 / 总共70页
%, ( 如怀
他坐下,并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
只要写一封信狠狠骂他一顿, 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说着他拿来
信纸、信封和邮票。这位军官很快就把痛骂那名士兵的信件写好,他刚要贴邮票准备送到邮局, 哪知林肯却和蔼地告诉他: “既然心里憋的怒气已经发泄出来了,我看还是把这封信件烧掉为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