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挣钱动机量表的本土化修订及挣钱动机和
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挣钱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养家糊口和积累财富,越来越多的 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幸福,社会也不断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快乐,比如 大学生,研究方向大致为生命意义感的定义和生 命意义感的来源这两方面的研究。生命意义感主要是从生命意义感的含义和目的两个方面来 定义的,也就是说生命意义感是一个多维度的变量,现在获得普遍承认的是认知和动机维度, 即个体是否了解自己的生命意义感,和是否要求寻求生命意义感(Steger, Frazier, Oishi & Kaier, 2006)o现在普遍承认的定义是将生命意义感定义成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个体能够努 力去理解生命意味着什么,并且要保持不断发现生命意义的动机(弗兰克尔,2003)。现在的 研究都采用生命意义问卷(MLQ)来测量这两个维度:生命意义感体验和生命意义感寻求。 生命意义感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获得,即职业成就、亲密关系、自我超越与传承、精神
(Emmons, 2003)。但是目前对生命意义感的动机维度,即生命意义感寻求和如何提高个体 的生命意义感还没有具体的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外,研究者们还发现:一 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会影响生命意义感,比如:身体状况、被爱的欲望、工作的成功、 抚养后代和追求信仰和宗教等(Milyavskaya, Philippe & Koestner, 2013 )。
生命意义感是人们的感观刺激通过个体的知觉,影响到个体的行动,进而影响到个体 对自己目标的制订。知觉、行动和目标这三个成份是生命意义感的基础,是意义感的来源。 生命意义感的体验是对以上基础的一种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包含个体的情感、认知和动机 三个成份(赵娜,马敏,辛自强,2017)。生命意义感的概念在不同的研究中并不相同。如 有研究者认为生命意义是一种能给予个体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Emmons, 2003)。也有研 究者认为生命意义是把自我与外在世界联系在一起,是个体如何理解生命意义感的意义
(Heine, Proullx, & Vohs, 2006)。Steger (2009)认为生命意义包括认知和动机两个维度,通 过这两个维度能够整合个体对自我和世界之间的看法。尽管这些定义的表达不同,但是它 们都包含目的感(Purpose)、意义感(Significance)和一致性(Coherence)三个核心要素
(Heintzelman & King, 2013;张姝明,许燕,杨浩铿,2010)»
有关挣钱动机和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比较少,但是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金 钱与生命的经典命题,即物质能不能保证生命意义。研究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1999 年Diener等人研究发现,富有的人不一定比贫穷的人更开心,所以可能是其它与金钱有关 的因素导致富有与快乐的不等,而且个人的收入水平也无法预测影响个体的积极因素
(Ashkanasy, 2011 )□第二个方面是金钱是怎么影响生命意义的。根据自我决定论(Deci& Ryan, 1985),如果人们太过关注外在目标,比如金钱,地位和形象会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 而且如果个体将金钱抱负置于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