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22/2/1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
江岳
每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将在空间和时间中展开自已的生命历程。它们有的活得精彩活成个精品、有的活得平庸活成个废品、庸品、劣品、赝品。这其中的判断尺度离不开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这两个方面。
作品发表后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
江岳
每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将在空间和时间中展开自已的生命历程。它们有的活得精彩活成个精品、有的活得平庸活成个废品、庸品、劣品、赝品。这其中的判断尺度离不开空间效应与时间验证这两个方面。
作品发表后走红、引起轰动、有市场、被翻译并获奖,获得广泛传播等等,这些都属于空间效应。有空间效应的作品很容易被人们指认为“精品”。 作品的空间效应该是衡量精品的一个尺度。很难设想人类的文艺精品会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只能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然而,空间效应也有其复杂性;如迎合市场的人为炒作、行政干预的强力操作、跟风应景的投机制作等都能造就虚假的空间效应。空间效应的真假有时很难一下看清。这就需要引入精品的另一个衡量尺度:时间验证。虚假的空间效应无论怎样云天雾海,最后总是经不起时间的验证,没有可持续性。一些有空间效应的作品,一时被人们误读为“精品”,但很快在时间中走失了、被时间遗忘了,绚烂一时又复归沉寂,那不能算作真正的精品。不好的作品各种各样,而好的精品只有一样:经得起时间的验证。空间效应的广度和时间验证的长度共同构成了检测文艺精品的经纬度。
当然,还要留意时间验证的复杂性。有时,时间也会制造冤假错案。有些作品一时热闹又一时沉寂,复又热闹又沉寂,这也是文艺史不断被“重写”的一个原因。时间老人有时也有孩子气,说变就变,一变就大变。沈从文的作品在现代曾红极一时,在当代前三十年竞无人问津:后三+年又持续热闹。梵高的作品一生只卖出一幅,死后却一画难求,价值连城。这些反反复复的现象无疑增加了判断时间验证的难度。有人感叹,缺乏必要的时间沉淀,近距离评说当代文艺是一种冒险。然而,在相对主义中摇摆,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淖也是一种危险。
其实,时间验证並非完全不可捉摸。“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时间老人看似随手翻天覆地的背后,仍是有章可循的。时间对文艺精品验证的大致标准可以在时间中倒和不倒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中国清朝皇帝乾隆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却没有一句留传开来,文学史完全不予理会。而宋代词人张先却仅以其词中得意三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被文学史津津乐道,广为留传,世称“张三影”。这正反二个事例显现出时间验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特性,也昭示了文艺精品永恒性的秘密:其一,要能与一代代广大人民的心声沟通共振。乾隆的诗附弄风雅、自误自乐,高高在上,尽管当时赢来如山似海的叫绝声,但与天下百姓的心声
毫不相干,最终难免被人忘却。这里所说的“一代代广大人民”,在当今“全球化”的年代,也可理解为全人类。某个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美可以与人类共同的美相辅相成、和谐互补。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我想,这也应是人类共同美的组成部分 。其二,不可复制的艺术独创性。“张三影”的三句“影”,道人所未道,言人所难言,以艺术技巧的独创刷新并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