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患儿未到达时准备
1、
2、
3、
4、
早产儿 个案护理(新生儿科)
准备温箱及远红外辐射台一一保持体温、配合抢救;
准备大浴巾、婴儿擦干柔巾及纸尿裤等用物;
心电监护仪一一病情需要监测生命体征、脉氧;
抢救用物一一病情度指套,给患儿剪短指甲,防止抓伤。
2、 观察患儿吃奶情况,吃奶后抬高床头,以防窒息;喂奶时头偏
向一侧,喂奶后轻拍其背部,取右侧卧位。
知识点:6、早产儿如何合理的喂养? 7、早产儿如何预防感染?
出
院
当
天
案例情景:T: °C, P: 142 次/分,R: 38 次/分,Bp: 75/55mmHg,体重:2800g
患儿刺激反应好,哭声畅,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张力正常;
每2小时20-30ml早产儿配方奶,吸吮力良好。
护理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喂养、大小便、皮肤、疾病知识(家长)等情况;
护理问题:
知识缺乏(家长):与家长缺乏正确喂
养及护理早产儿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
家长能说出喂养和护理早产儿
的要点;
护理措施:
1、 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分钟;
2、 房间内温湿度适宜,早产儿室内温度24-26度,湿度55%-65%;
3、 合理按需喂养,鼓励母乳喂养。
喂奶时头偏向一侧,喂奶后竖抱患儿轻拍背部,取右侧卧位。
4、 做好臀部皮肤的护理:
1) 及时更换婴儿的纸尿裤;
2) 用温水擦洗臀部,并用小毛巾吸干水分,保持局部的干燥;
3) 局部也可涂护臀膏保护皮肤,预防红臀;
5、 新生儿的衣服应以柔软、棉质、简便、保暖为宜;
6、 注意保暖,按时测量体温,体温保持在36度-37度;
7、 定期预防接种;
8、 定期42天复查,了解患儿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情况;
9、 若发现患儿有病情变化,可以及时电话咨询或及时门诊就诊;
知识点:8、新生儿筛查是什么?
知识点:
1、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2、 早产儿护理要点?
(1)保持体温恒定;(2)维持有效呼吸;(3)合理喂养;(4)预防感染;(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发展性照顾。
3、 如何根据出生体重调节箱温?
出生体重
(g)
温度
相对湿度
35 °C
34 °C
33 °C
32 °C
1000
初生10天内
10天后
3周内
5周后
1500
—
初生10天内
10天后
4周后
55%〜65%
2000
—
初生2天内
2天后
3周后
2500
—
—
初生2天内
2天后
4、温箱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保证绝对的安全。
(2) 室温保持在23度以上,避免阳光的直射。
(3) 保持箱体的清洁卫生,每天用清水擦拭一遍,每周更换一次暖箱。
(4) 湿化器内的用水每天更换一次,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月清洗一次。
(5) 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在箱内进行,集中进行。
(6) 工作人员入箱操作,检查,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预防院内感染。
5微量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注射泵。
如: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输液剂量小等情况需给予泵控维持。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应用注射泵的原因,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正确配置好需要泵控的药物,连接延长管、排尽管道内的空气,正确安装注射器。
按照医嘱调节输注的剂量。
观察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及时调整泵控速度。
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的变化。
常见报警的处理
堵塞报警:①静脉通路堵塞:回抽如可见回血予以排除;
静脉通路的安全夹未打开;
输液器的调节阀未打开。
预报警:此现象为注射泵药物将要输注完毕,如果需要继续输注,需做好更换的准备。
输注完毕报警:此报警提醒需立即换新的药物。
6、早产儿如何合理的喂养?
喂养开始时间:目前多主张早期、足量喂养。
体重在1500g以上,无青紫窒息者于生后2小时开始试喂糖水,无呕吐呛咳者可开始喂奶。
体重在1500g以下,有青紫者可适当延缓喂奶时间,宜静脉补液。
喂养间歇时间:出生体重在lOOOg以下的,每小时1次;出体重1000-1500g的,每2小时1次;2000g以上者每3小时1次。
喂养方法:喂养以母乳为最优,若无母乳,应予专用于早产儿的配方奶粉。
若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喂母乳或奶瓶喂养。
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弱者可用滴管或针筒滴喂。
若吸吮及吞咽反射均差者,但胃肠功能尚可,可采用鼻饲喂养,注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