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背影》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和才能目的:
①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正确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②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2. 过程和方法目我要大家用六个字来概括四至六自然段的话,大家选择哪六个字?——父子浦口送别。 这是本文的主要事件,那么在浦口送别这个场景中,你觉得最感动你的又是哪件事情?——为子买橘。(从“我”
的角度出发,这件事情又应该怎么概括呢?——望父买橘。)
(三)重点探究
:
(1)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临行前为他买几个橘子带着路上吃,应该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大家也有可能有类似的经历,对吗?可朱自清写的这一幕为什么能如此感人呢?不但他自己感动了,连读者也感动了。下面,我请同学们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这段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为什么能打动你?
明确:①父亲的四句话(分析每句话饱含的情感,语言朴素简洁,感情深沉感人)
②父亲的体形(增加了买橘的困难,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③父亲的穿着(青色和黑色,让我们感觉这是一个惨重的背影)
④父亲买橘的背影(分析动词的作用,这是一具困难的背影)
⑤“我”的眼泪(用我内心的感动衬托了父亲买橘的困难)
⑥结合“我”家当时不平常的家境去理解(这是一个在奔波劳碌中为孩子尽心尽力的慈父)
:
那么父亲对儿子这么好,做儿子的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两次自责(结合特殊的年龄段分析)
      三次流泪(分别饱含了怎样的感情?)
儿子感情变化:不解——顿悟——思念
(四)感受父爱
同学们答复得非常好,在这首父爱的赞歌里,跳动的是一个个平实的音符,弹奏的是一段段深情的旋律。爱的赞歌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是一句句朴实的语言,一次次感人的泪水,一个个平凡的举动。儿子在父亲平实的生活小事中,变得懂事了,理解了父亲,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于是,他流泪了。在儿子的泪光中,我们读者也仿佛看到了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父亲的背影。
同学们,爱的感受方式很多,人物平实的语言、动作、神态中就蕴含中浓浓无边的情思。“世界上不是缺少真情,而是缺少一颗感受真情的心灵”。让我们用自己感动的心和美丽的眼睛去发现这个爱的世界吧!请大家谈谈你们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一幕,或者一瞬间。
感受了就要懂得回报,此时的你们想不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呢?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很爱感染,我也想说几句我的父亲,那个在一个小小的山村里面劳作的我的父亲:
每年的腊月初十,是我父亲的生日,也是你们临近期末考试的日子。因为工作忙,我没法回去给他过生日,每次打 ,他总是对我说,他的生日以后年年可以过,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何尝不知道,我们做子女的千万不能把对父母的爱寄放在昨天,寄托在明天。我的父亲没有太多文化,但他一直说很想听我上课,可是却没有时机。今天,在这里,我只想对他说:“爸爸,对不起!爸爸,我爱你!”
(五)作业布置
见“课外链接”,完成“畅所欲言”和“实际行动”,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这两个作业。
附:课外链接
(略)
①武汉的一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