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校联系的意义、方法、途径
梁建丽转载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就读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而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4、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
现在本地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祖辈的心肝宝贝,常常出现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大人事事包办代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现象。此外,我们学校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学历大都不高,缺少正确的教子方法,对孩子放任自流、粗暴打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要想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教师还得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
如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外公外婆格外疼爱,百依百顺,连不做作业也舍不得说他一句,母亲则有点恨铁不成钢,有一次竟一气之下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上学。结果,孩子常无缘无故缺课。后来,班主任王老师通过联系,及时了解了情况,耐心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恳请外公外婆别再这样溺爱他,恳请他母亲别再这样用简单的方法教育孩子,并提出了如何引导、教育的建议。这位母亲深有感触地说:
“都怪我以前太心急,今后我一定多关心,多引导。”如今,这位学生进步了。
5、便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诸多原因,或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或根本是无从管理孩子的学习,但从他们自身出发,又是很想关心孩子的成长。通过家校联系,他们了解到了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又使教师掌握学生在家庭的一些情况,以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间的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此外,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
当前家校联系的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探索家庭教育规律给以理论武装;也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