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2/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认识“弓字旁”,会在田字格中标准书写“弹”这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3、可以结合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体会出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认识“弓字旁”,会在田字格中标准书写“弹”这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3、可以结合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体会出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 2—5自然段,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教学难点:可以结合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想象体会出黄山奇石的有趣。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检测易错生字:
1、学生齐读课题,初步理解“奇”的意思:
(1)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6课黄山奇石。(老师板书—学生跟写)注意:“奇”中间的一长横要托住上面的“大”字,这样这个字才能写稳。
(2)学生读课题,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奇’的意思:
咱们一起读读课题,同学们谁能用“奇”组个词啊?学生说,老师副板书:奇怪、奇形怪状.
老师解题:从这些词看,“奇”的意思是,不常见的,特别的,和众不同的。那课题的意思就是:黄山有特别的,少见的的石头。带着对“奇"的理解再读读课题。
2、复习第一自然段和易错生字,利用课件反响:
 (1)用填空的形式复习第一自然段内容。
老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并认识了一些生字词,老师考考你记住了多少?(填空复习第一自然段)(自己读—指名填空)
(2)听写易错字词(南、尤)
老师导语:填空中有2个词是我们上节课重点讲解的易错生字词,快认真地写写,注意笔顺。(学生写完和老师大屏幕对一对,错的改正过来。)
老师小结:同学们上节课的学忆生字的最正确时机,牢牢地把生字记住了。
二、初读课文,带着问题读书,整体感受:
  老师要求:请同学们轻声读书,找一找文中都介绍了哪些奇石?读完后在书中圈出它们的名字。
学生汇报:文中介绍的奇石有(                    )……(“都”的读音)老师随学生的汇报进展板贴.
老师导语:同学们黄山石头不仅样子奇特,连它们的名字都充满了神奇色彩,所以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说了,那些怪石——学生接(有趣极了—老师板书)-—换个词(有意思、好玩)
过渡: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到底怎样有趣呢,哪个自然段详细介绍了?
三、理解奇石的样子,体会奇石的有趣: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受有趣:
老师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奇石的样子,用笔划一划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再读一读.
学生默读,老师检查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过渡:作者先介绍的“仙桃石”,我们就先来看看“仙桃石”吧。
(二)详细学习奇石样子,随机指导朗读:
仙桃石:
1、自己出声读读仙桃石这段,说说哪里有趣。
2、老师指导(大,飞来)。
(1)我们平时见过的桃多大,想象一下这个桃有多大,用手比一比这个大仙桃。
(2)生活中你见过吗?这么大的桃子哪来的?不是长出来的,是飞下来的。师述:看来此桃只应天上有,人间只在黄山见。
3、学生练习朗读,老师指导。(自己读—-指名读)
4、观察写作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