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1)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冯丽华
教 学
目 的
1、唱准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
2、能用庄重坚决和明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激、学习人声的分类。
1、人声的分类,让学生理解人声的分类。
A、男声、女声、童声。
B、高音、中音、低音。
2、播放歌曲《阿童木之歌》、《我爱你,中国》、《老人河》,欣赏三种不同人声音色演唱的歌曲.
板
书
设
计
《美妙的音色——--人声的分类》
小号 柔美 人声的分类:
大提琴 嘹亮 A、男声、女声、童声
双簧管 甜美 B、高音、中音、低音
三角铁 清脆
布
置
作
业
歌曲《红叶》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冯丽华
教 学
目 的
1、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红叶》,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人们对红叶的欣赏、对秋日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教材分析
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美的意境,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难点
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节拍、节奏。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钢琴、录音机、录音、课件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一、听、想
倾听《红叶》、《土风舞》两首歌曲的录音,听歌曲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二、议、填
,再比较歌曲的不同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之处,把两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节拍、节奏等填入表格。
三、学习歌曲《红叶》
1、老师弹琴,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让学生用“la”跟琴学唱歌曲的旋律。
2、教学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跟琴学唱歌词。
3、引导学生想象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板
书
设
计
《红叶》
歌曲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拍
演唱
形式
《红叶》
优美
慢
弱
4/4
合唱
《土风舞》
热烈
快
强
2/4
齐唱
布
置
作
业
熟唱歌曲
歌曲《土风舞》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冯丽华
教 学
1、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红叶》和《土风舞》。
目 的
2、用手臂画出音的上下进展的线条,感受旋律进展的特点。
3、用歌声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教材分析
重点
用歌声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难点
用手臂画出音的上下进展的线条,感受旋律进展的特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钢琴、录音机、录音、课件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一、复习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红叶》.
二、学习新歌
1、播放歌曲,感受旋律进展的特点。让学生用手臂画出音的上下进展的线条。
2、引导学生找出行进规律完全一样的旋律唱一唱。和老师合作唱歌接龙。
3、引导学生模唱比照乐句“3 . 1 | 55 50 |”和重复乐句.
4、教学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意境。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这两首歌曲因选择怎样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来更好地演唱?
听歌曲《红叶》、《土风舞》完成课本中15-16页的活动练习
板
书
设
计
《土风舞》
切分音:X X X
粮食呀
师:3 . 1 | 55 50 生:4 . 2 | 55 50
布
置
作
业
熟唱歌曲
《歌曲欣赏》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冯丽华
教 学
目 的
1、让学生理解世界各地描绘秋天丰收的音乐,感受秋天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2、自创动作配合音乐主题进展表演,并在欣赏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妙.
教材分析
重点
在欣赏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妙。
难点
表现丰收的情境.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录音机、录音、课件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新课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土风舞》。
二、欣赏陕北民歌《秋收》
想理解咱们中国农民是怎么庆丰收的吗?播放陕北民歌《秋收》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随歌声哼唱体验当时的幸福情景.
三、欣赏丹麦歌曲《丰收之歌》
欣赏丹麦歌曲《丰收之歌》,提问:听着音乐,结合画面,你能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的场景吗?
1)引导学生谈一谈对两首丰收歌的感受。
2)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跳,自由做律动。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秋》的第三乐章。
1、初听《秋》,感受到什么?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