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不坏。
牧府里每逢举办盛大宴会和接待贵宾,三个儿子都要在盛大场面发表讲话或朗读文章。以前都是结结巴巴的,此时此刻
都显得有章有节,词理通达,博得了群臣及客人的赞许。刘表对三个儿子也更宠爱了。
一天,刘玄德从新野突然到来,刘表为玄德举办宴会,要三个儿子在宴会上单独会见刘备,并致欢送词。时间只有半个时辰了,老二连忙去找诸葛亮写发言稿。写了老二的,老三、老大也接踵而来,时间来不及了,诸葛亮只好把前稿稍加改动,照抄一遍,分给老三、老大,才把他们打发走了。
起先,刘表喊刘琦来见玄德。施礼过后,老大致欢送词,词句流利通达,刘备听后连连点头,刘表也捻捻胡须,显得非常得意。又呼老二刘琮进见玄德,老二进来,施礼致词,拿出稿来照念。念了一会儿后,刘表抬头看了看刘琮。刘表想:老二的言词怎么跟老大的差不多?再接着听下去,几乎和老大念的一模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刘表转了转瞬珠也没作声,命他坐在老大身边。最终,再呼老三进见,老三按例致词,刘备与刘表一昕,怎么老三的词也和老大、老二的词一模一样?刘备出于礼貌,只是在心中打了个问号,刘表却气得胡须直抖,把他们的讲稿拿过来一看,简直是一个棋子倒出来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表把手一摆,说道:把学业堂的先生给我请来!听差的应声而去。
不一会,学业堂的先生被请来了。刘表把老大刘琦的文章叫他看了一下说:这是谁的笔迹?先生看了看说:诸葛亮的。刘表又把老二刘琮的发言稿交到先生手中,问道:你看这一篇又是谁写的?先生细致打量了一会,答道:这篇也是诸葛亮写的。刘表看了看先生,又把老三刘琼的稿子递到先生手中说道:请你再看看这篇是谁写的?先生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怎么一回事?但不实说又不行,只得照实答复说:还是诸葛亮写的。
刘表真生气,也顾不得礼貌,指责三兄弟道:你们都成了诸葛亮?唉!荆州又出了三个诸葛亮!
<不吃豆腐不喝酒>
提起诸葛亮,一般人都知道他能掐会算,料事如神,是个大能人,却不知道他也曾被一笔小账难倒过,以至他指天发誓,终生不喝酒,也不吃豆腐。
诸葛亮在襄阳隆中隐居时,时时自比管仲、乐毅,理想非凡。有一天,他在抱膝亭上读书有些累了,便夹着书,信步下山散漫步。到了山下,见一位老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前歇着一副担子。诸葛亮上前一看,一头是桶白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