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8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编写:韩会智 审阅:李巧玲
学习目的
1、理解孟子和《孟子》
2、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3、学习课文构造严谨细含义。(4分)
(1)寡助之至( ) (2)亲戚畔之( )
(3)所恶勿施尔也( ) (4)兽之走圹( )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2分)
4、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2分)
5、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学后反思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编写:韩会智 审阅:李巧玲
学习目的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提出疑点问题进展讨论等。
学习过程
一、自学交流 
自学交流(一)
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气势。(老师作指导)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方法:自学后小组交流
时间:15分钟
自学检测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自学交流(二)
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方法:细读课文,讨论总结。
时间:10分钟
二、展示释疑
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后,B号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共同疑问老师点拨。
三、反响训练
(1)本文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卑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辛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比照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