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万人) 员比重( %)
2005
2006 53
2007
2008
2009
2010 10 65
“十一五” 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速度较快, 质量和效益不断
提升。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 与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相比, 服务业发
展仍显滞后。一是服务业总量偏小、层次不高。从总量上看,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依然偏小,
在全省处于中等靠后位置, 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但是占 GDP的比重呈现出持续下滑
的态势。全市服务业仍以批零住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现代物流、现代金融、
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快, 传统服务行业比重依然较大。 二是服务业发展的机制
体制不活。 全市服务业市场化、 产业化、 社会化程度不高,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
高,公共服务业社会参与度、市场竞争度不充分, 服务业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 既抑
制了群众对服务需求的扩大, 又影响了市场供给的增长。 三是服务业高端人才匮乏。 以传统
服务行业为主的滁州市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 高层次人才引进、 培养工作相对滞后, 人才“引
进来、留得住、送出去”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 时期是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我市工业
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迫切需要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配套。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层次向多样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强力推进, 我市积极承接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国内外高端服务业, 加快建设与长三角紧密联系
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综合以上判断,未来 5 年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
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和形势。
“十二五” 时期我市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
发展,需要当地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 也需要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
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支柱产业整体规模不大,集聚水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