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犀飞利鉴赏家1985~1996.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犀飞利鉴赏家1985~1996.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2/2/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犀飞利鉴赏家1985~1996.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犀飞利鉴赏家1985~1996
蓝菠萝在他的书中写了心目中的五大钢笔,然后这五大在国内变得非常火,其中就有这里要说的犀飞利鉴赏家。虽然鉴赏家也是犀飞利定位高端的产品,但按生产周期和销售数据来说,鉴赏家远不如PFM或遗产,也没有鉴赏家和Herringbone的价格维持不变,而大鉴赏家的价格又一次提高了,最高端的银款提高到了575美元⑩。1993年进行了又一次调价,黑色和常春藤绿色鉴赏家价格提高到了210美元,银款大鉴赏家则提高到了600美元。同年,酒红色鉴赏家和黑色Herringbone被移出了产品目录?。鉴赏家生产寿命的最后三年没有价格变化,在1995年,玳瑁色大鉴赏家被移出产品目录⑿。目前能够确认的是, 1996年是鉴赏家系列在犀飞利产品目录上的最后一年。
下表总结了犀飞利鉴赏家的各个款式及其生产时间: 鉴赏家有啥干货?
读到这里,你也许很疑惑这样一支现代技术制造的古典设计钢笔有什么意思。犀飞利鉴赏家除了作为一支可靠好写的书写工具之外,在其短短十年的生产时间中,鉴赏家的细节发生了细微变化,收到收藏家的追捧。笔尖和笔握
犀飞利在生产中用到了四种不同的笔尖和笔握,如下图。
其中Ⅰ型和Ⅱ 型被用在普通鉴赏家上,Ⅲ 型和Ⅳ 型被用在大鉴赏家上。Ⅰ型和Ⅲ型的笔握末端有固定墨胆/上墨器的金属部分,而Ⅱ型和Ⅳ型则没有这一设计。Ⅱ型和Ⅳ型(原文为Ⅲ型和Ⅳ型,应该是笔误——译者注)上笔杆螺纹被移到笔握塑料部分。Ⅰ型和Ⅲ型在笔握金属部分通常印有一个数字,数字代表的是序列号还是质检代码不得而知。Ⅰ型笔握见于早期鉴赏家款式(标价100美元的时期),是在1989年之前生产的,笔尖粗细标示在笔握塑料部分(与同时期犀飞利其他产品相同)。由于Ⅰ型和Ⅱ型笔握笔杆不能通用,可以用拧笔杆的方式鉴别二者的区别。
大鉴赏家问世时,黑色/玳瑁色款采用了Ⅲ 型笔握,而之后的金/银款采用了Ⅳ 型笔握。
鉴赏家系列的笔尖一共有三种:18K单色笔尖用于普通鉴赏家(Ⅰ型和Ⅱ型笔握款都有);采用Ⅲ 型笔握的大鉴赏家拥有更加大型的双色镀钯笔尖,之后笔尖图案上加上了“1920”字样,但我也不能确定发生这一改变的年份。1991年推出金/银款大鉴赏家时,犀飞利将大鉴赏家的笔尖尺寸改为与普通鉴赏家相同,但仍为双色笔尖,同时“1920”标志被移除。从经济学的角度说,犀飞利将笔尖、笔握尺寸标准化,用单/双色笔尖来区别鉴赏家/大鉴赏家是完全合理的。1991年犀飞利开始制造Ⅱ 型和Ⅳ 型笔握。在犀飞利产品目录中,鉴赏家的笔尖粗细从EF、F、M、B到铲子尖(Stub)和斜尖(Oblique),但并非每年的产品目录中都包含了所有粗细的笔尖⒀。
值得注意的是,犀飞利于1996年推出的皇家雪兰莪(SheafferRoyal Selangor Asia Series Bamboo)钢笔使用了与大鉴赏家上相同的Ⅳ 型笔握。犀飞利平衡Ⅱ(BalanceⅡ)钢笔尽管笔尖不同,但其笔握能与鉴赏家和大鉴赏家通用,平衡Ⅱ 一度成为犀飞利维修鉴赏家的零件来源。
笔帽和笔夹
我们来看看笔帽。鉴赏家的笔帽上装饰带一共有三种款式,大鉴赏家的笔帽装饰带则只有一种款式,而印有的生产地标示不同。
在我收藏研究鉴赏家的过程中,我只见过一次Ⅰ 型装饰带,但毫无疑问另外两种也存在。Ⅰ 型装饰带是由一条3mm镀金环和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