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混凝土结构平法课件
*
第1页,此课件共43页哦
Contents
目
录
制图规则
01
标准构造详图
02
*
第2页,此课件共43页哦
第
一
部
分
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注写各段柱起止标高
C
注写值应与表中绘制的截面配筋图对应一致。
注写各段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剪力墙柱表中表达内容的规定
*
第19页,此课件共43页哦
设计施工时应注意:
,设计者应注明。此时还应注明墙身水平分布钢筋在阴影区域内设置的拉筋。
,设计者应注明箍筋的具体数值及其余拉筋。施工时,箍筋应包住阴影区内第二列竖向纵筋。(见11G101P71页图)
*
第20页,此课件共43页哦
*
第21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区分箍筋“双向”与“梅花双向”】
见11G101P16页
第22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
洞口每边补强纵筋,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1)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此项注写为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如果按标准构造详图设置补强钢筋时可不注)。当洞宽、洞高方向补强钢筋不一致时,分别注写洞宽方向、洞高方向补强钢筋,以“/”分隔。
【例】JD2 400X300 + 3C14,表示2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口每边补强钢筋为3C14。
JD3 400X300 +,表示3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口每边补强钢筋按构造配置。
JD2 400X300 + 3C18/3C14,表示4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宽方向补强钢筋为3C18,洞高方向补强钢筋为3C14。
第23页,此课件共43页哦
(2)当矩形或圆形洞口的洞宽或直径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需设置补强暗梁(在标准构造详图中,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圆形洞口尚需注明环向加强钢筋的具体数值;当洞口上、下为剪力墙连梁时,此项免注;洞口竖向两侧设置边缘构件时,亦不在此项表达(当洞口两侧不设置边缘构件时,设计者应给出具体做法)。
【例】JD5 1800X2100 + 6C20 ,******@150,表示5号矩形洞口,洞宽1800、洞高21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1800,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6C20,箍筋为,******@150。
【例】YD5 1000 +10800 6C20 ,******@150 2C16,表示5号圆形洞口,直径10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1800,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6C20,箍筋为,******@150环向加强筋2C16。
(3)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1/3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于1/3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
(4)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但大于800时,其加强筋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方向布置(请参照本图集中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设计仅需注写六边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第24页,此课件共43页哦
*
第25页,此课件共43页哦
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4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第26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
第27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加腋
第28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区分“/”、“+”、“;”、“()”的含义
第29页,此课件共43页哦
集中标注中:
1)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
【例】,******@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2)当梁上部通长筋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括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德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例】2C22用于双肢箍,2C22+(4C12)用于六肢箍,其中2C22为通长筋,4C12 为架立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