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落叶松育苗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0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落叶松育苗技术.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9/25 文件大小:1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落叶松育苗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落叶松育苗技术落叶松又名落叶松、雾灵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植物。其是中国特有树种,原产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成为当地主要的速生造林和绿化树种。土壤为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和以棕壤、褐土为主的山地森林土壤,土层深厚,非常适宜落叶松生长。1植物学特征落叶松为落叶乔木,成树高达30m,胸径1m。树冠圆锥形,树皮暗灰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或枝梢略垂。5月开花,当年10月种熟。球果长卵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约2cm,种鳞26~45,背面光滑无毛,边缘不反曲,苞鳞短于种鳞,暗紫色;种子灰白色,带褐色斑纹,有长翅。、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疏松湿润、土壤肥沃、无病虫鼠害的中性沙质壤土,同时兼顾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地取土,即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且还应保证土壤中含有菌根菌。理论上土壤中含有与华北落叶松共生的菌根菌适宜连作,但实践证明,两年以上的圃地连作极易引起立枯病的严重发生,故连作时应注意换茬,以生长有沙棘的地块最佳。,捡除石砾,铲除灌木杂草根系等杂物。土壤细碎,耕深25cm,每亩(667m2,下同)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磷酸二***或过磷酸钙25—50kg,然后做床。华北落叶松育苗应选择高床。高床应土层厚、地温高、排水好、透气性强、不易板结。苗床长10m、宽100—120cm、高15~20cm。搂平床面时,为预防病虫害,结合整地每亩施人50%—、黑矾20~30kg,均匀拌人土中。播前5—7天灌足底水。为防雨季暴雨冲刷苗床,应每隔两床留一条宽60cm的顺坡排水沟或在圃地四周建立排水系统。,为了幼苗出土早、均匀、整齐,增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采用精选种子进行催芽。%~%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浸泡22小时,然后进行雪藏或湿沙埋藏,但以雪藏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在土壤冻结前,选择排水良好、背阴地块挖坑。坑的深、宽各为50cm左右,长度随种子数量而定。先在坑底铺上草帘或席子,上覆一层10cm左右厚的雪或碎冰,然后将种子与雪按1:3混拌均匀(也可用种子、沙、雪按1:2:3混拌),放人坑内,上面培成雪丘,并盖草帘或覆土。春季,逐渐撤除积雪,但仍盖草帘。每天中午倒翻2—3次,使冰雪融化。取出种子用2%~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小时,然后用清水冲净装入麻袋中(以半袋为宜)平放室内(不可堆放),每天早、中、晚各翻一次,若种子较干应适量喷水,待有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地下5cm处的地温达到8℃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沟的深度应根据种子大小而定,是种子大小的2~3倍,播幅宽6~8cm,条幅间距15-20cm;播种后及时覆土,。多次试验发现,用圃地土和细湿锯末屑以1:1的比例混合(过筛)作覆土效果最佳,导热和保湿性好,吸水能力强,利于种子发芽出土。覆土后要及时***,***后进行覆盖,选用不带草籽的枯草叶、苇帘或松柏枝条等,~,并用木棍压边,这样不仅会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鸟害。覆盖后要经常检查,以防覆盖材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