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述IPV6发展前景及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述IPV6发展前景及应用.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9/25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述IPV6发展前景及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述IPV6发展前景及应用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基于IPV6协议的业务与应用的发展状态,IPV6协议支持的业务所具有的优势,以及IPV6在家庭网络、RFID、三重服务、移动、Wi-Max和Wi-Fi上的应用前景。关键词:IPv6协议;IP地址;发展;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IPv6协议将是NGI(下一代互联网)的一种重要协议。目前IPv6协议的基本标准逐渐成熟,支持IPv6的各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也脱颖而出,并逐步应用于商业上。在运营方面,国外很多电信运营商已架设了IPv6网络,且已着手进行提供基于IPv6的增值业务和接入服务。GI(下一代互联网)工程建设,大大促进了NGI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因此,在网络条件基本成熟的状况下,下一代互联网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能为用户研发出新的业务,能为电信运营商创造出新的价值。1IPv6协议支持业务所具有的优势IPv6协议要想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就必须具备至少能增强和改善IPv4现有的业务,或者支持新业务的能力。不然,运营商便失去了采用IPv6协议的驱动力。目前基于IPv6的业务具有三大技术优势:,由于IPv4网络所具有的公有IP地址不够,于是用户不得不普遍使用私有IP地址。为了让用户从私网发出的IP包可以在公网上进行路由,就必须在公网与用户网络的交界处安装NAT设备,来翻译IP报头的私有地址与公有地址等信息。可是如果终端要采取音视频通信,只转换IP报头的地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转换IP包净负荷里的数据,这便需要一套繁琐的解决NAT穿越问题的方案。因此,采用NAT和私有IP地址使得多样化业务无法顺利开展,尤其是当通信双方处在两个不同的私网时,就算媒体流穿过了NAT设备,也仍然还需利用中间服务器来进行中转,这样不仅影响了媒体流的传送效率,而且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而IPv6网络,具有足够的IP地址量,能确保任意通信终端都能拥有公有IP地址,不仅能避免发生类似IPv4网络中的NAT穿越和私有地址的问题,而且能更好地开展和支和多样化业务。。如果有了移动IPv6,就能保证移动节点能在各个不同的网段上跨越,进行网络层的移动,就算移动节点跨越到新的网段上,其他终端仍能通过移动终端原先的IP地址搜寻到它并与它进行保持通信。虽然在IPv4协议中也有相应的移动IPv4,但它与IPv4的基本协议却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部分。而在设计移动IPv6时做了些改进,譬如去掉了移动IPv4中使用的外地代理,这些改进都为移动IPv6的部署提供了方便。,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利于IPSec的配置和部署。而IPSec已作为IPv6协议里的一部分,并且IPv6网络的终端设备都能拥有公有IP地址,因而能较好地使用IPSec协议来确保业务应用层数据的安全通信。总而言之,IPv6协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它让各种多样化的终端能更方便的接入IP网,并且相比IPv4在终端的移动性和安全性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改进。,“家庭网络”的概念便悄然而生,但因为IPv4中地址资源大量匮乏,如果有大量的信息家电需要通过网关接入到网络时,IPv4没有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