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pdf

格式:pdf   大小:80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pdf

上传人:雪雁 2022/2/20 文件大小:8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发展战略)东莞市主城区
用港口条件,在东翼大组团形成密
集的产业发展带,对东莞西北部麻涌、望牛墩、洪梅、厚街等地区发展起到带动
作用,其交通和产业的连带发展将为东莞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极点。“南拓”,布置在南边地区的新兴产业、会展中心、生物岛、大学园区、广州新城等,将与东莞
形成功能互补。
与深圳相比,东莞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导致了更多
产业由香港等地转移到东莞,为东莞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2000 年东莞与广州、深圳经济总量还有很大差距。东莞在港、深、穗经济带上既
受他们的带动,又受到一定的制约。

1.东莞与国际制造业名称的差距:
(1)在不断膨胀的地方利益驱动下,东莞散而无序的“诸侯经济”造成环境的破
坏、无序竞争是难以胜任国际制造业名城的要求的。
(2)缺乏自主制造业的开发,东莞经济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经济稳定度
低,风险大。
(3)适应国际运营的金融、保险、中介等新兴第三产业还有待建立。加之市域
内各镇区各自为政,全市域缺乏协调,造成“众城一面、城乡无别”,难以形成
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景观与环境。
(4)东莞目前的生活和科研条件距高科技人才落户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而且
大量外来劳动力被排斥于社会主流之外。碉堡式的当地“新民居”与外来务农者住的“棚屋”(前)并存是珠三角的一大景观
东莞以建设“最适合创业、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作为发展目标,无疑是明智之举。
但要真正实现人居条件、基础设施、环境水平等硬环境以及管理水平、文化教育、
法制文明等软环境与国际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东莞主城区的目标定位:
(1)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区域性的会展中心。
(2)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穗深港经济带中部重要的国际制造业生产基地,并且
对外贸易、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功能突出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3)东莞市域政治、科技、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和先行示范区,生
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创业居住的榜样”,是全市发展的核心。
(4)工业方面,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轻纺、机械等
支柱产业,积极培植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等新兴产业,
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优势。金融业方面,结合金融国际化,积极参与建设穗深港
金融走廊建设,是穗、深、港都市带的重要环节。
四.城市发展规模的判断
1.城市发展规模预测的尴尬: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共编制过四版规划,编制平
均间隔为 年,但规划仍然满足不了东莞发展的实际需要,城市规模一而再、
再而三地被突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现状实际人口已经突破了 2000 年批复
的总体规划人口规模。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暂住人口统计不准确;二是东莞的社会经济确实是超常规发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城市规划也难免适应不了发
展的实际;三是现行的城市规划审批体制也不完善,用某些片面的单一的指标作
为控制和审批规划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依据,一相情愿地估计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和暂住人口数的降低。几次规划后实际发展突破规划规模的时间越来越短。
2.现状人口: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东莞市 2000 年总人口为
万人,东莞市区(包括四区和寮步镇 7 个自然村)总人口为 万人,其中户籍
人口为 万,暂住人口为 万。如果将主城区内的大岭山、大朗、寮步
三镇计算在内,则主城区的现状总人口为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
万人,暂住人口为 万人,暂住人口所占比例为 %。
3.人口预测
通过趋势外推、目标反算、类比分析、土地及水资源限制校核可得出:
近期东莞市域人口将达到 800 万人左右;远期将达到 1000 万人左右。
东莞主城区总人口近期将达到 220 万左右,远期将达到 350 万左右。
主城区设施人口水平近期可能达到 135 万左右,远期可能达到 300 万左右。
五.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点——轴”,“核——带”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适
时建设中心城区(市)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