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大家好!
四川省10年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主 讲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螺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局部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是否锈蚀。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5kg〕的垂直拉力。
3 接闪器的检查
3〕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表1的规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网、线〕与风帽、放散管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和表中的规定。
4〕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然后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5〕 首次检测时应测量接闪器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标准性附录)的规定。
6〕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
7〕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高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高度以上时,防侧击保护措施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表和表中的规定。
8〕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避雷带。
引下线
1、引下线的布置: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或其它金属构件敷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
2、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例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
3、对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具体要求。见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标准性附录〕。
引下线的检查
1、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49N〔5Kg〕的垂直拉力。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引下线的检查方法正在考虑中。
2、首次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3、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引下线的尺寸规格。 检查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测量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m。
4、检查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条的规定。
接地装置
1 共用接地系统的要求
1〕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接地装置有独立接地要求外,其他建筑物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线〔PE〕等与外部防雷装置连接构成共用接地系统。
2〕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
2 独立接地的要求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装置平安检测技术标准?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条的规定。
2〕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防雷接地装置独立设置时,地中距离应符合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条和表条的规定。
3〕 利用建筑物的根底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21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表、 表和表条的规定。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有关标准规定的设计要求值参见表2。
5〕人工接地体材料要求见标准GB/T 21431-2021附录A〔标准性附录〕中表中的规定。
接地装置的检测
1 检查
1〕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纪录;
2〕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
3〕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
4〕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
5〕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树木之间的净距是否大于5m。
6〕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根底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跟踪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