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2003年)。
肺痿嗽痰多,白粘痰不易咯出,或咯吐黄痰,心烦口苦,身热汗出,大便秘结。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气虚血瘀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心慌乏力,口唇爪甲紫暗,肌肤甲错,杵状指,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涩。
4.肺肾不足、气阴两虚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气怯声低,神疲乏力,汗出恶风,腰膝酸软,形瘦便溏,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燥热伤肺证
治法:清肺润燥,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沙参、淡豆豉、梨皮、浙贝母、麦冬、炙杷叶、天花粉、炙紫苑、五味子、蝉衣、百部等。
中成药:养阴清肺口服液等。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推荐方药:清肺化痰方加减。黄芩、鱼腥草、金荞麦、栝楼、半夏、海浮石、桑白皮、炙紫苑、杏仁、麦冬等。
中成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
3.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散瘀。
推荐方药:西洋参、三七粉、山萸肉、五味子、紫苑、麦冬、白果、红景天、炙甘草等。
中成药:补肺活血胶囊、扶正化瘀胶囊、诺迪康胶囊等。
4.肺肾不足、气阴两虚
治法:调补肺肾,养阴益气。
推荐方药:党参、仙灵脾、补骨脂、山茱萸、云苓、生熟地、赤芍、紫苑等。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二)根据病情选用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
清热化痰:痰热清注射液等。
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等。
益气固本:生脉注射液等。
(三)其他疗法
1.中药穴位贴敷:平衡阴阳、调护表里。适用于易感冒、咳嗽频繁的患者。推荐穴位:肺俞、膏肓俞、膈俞、天突等。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2.艾灸疗法: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患者。推荐穴位:肺俞、膏肓俞、大椎、足三里、气海等。
3.中药沐足:行气活血、温阳通络。适合于四末青紫,瘀血较重的患者。
4.拔火罐:祛湿逐寒、消瘀散结。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患者。主要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循行路线运用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治疗。
(四)内科基础治疗
1.氧疗: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2.糖皮质激素:已使用激素者,继续维持原治疗,或减量治疗。
(五)护理调摄
1.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适当活动。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证候积分:
稳定:证候积分下降10%。
有效:证候积分下降30%。
2.生活质量评价
(1)圣乔治问卷评分:
稳定:评分下降10%。
有效:评分下降30%。
(2)6分钟步行实验:
稳定:提高10%。
有效:提高30%。
(3)呼吸困难评级:
稳定:维持原评级。
有效:下降1级。
3.胸部CT、肺功能+弥散功能评定标准
(1)稳定:符合以下2项以上条件
A.TLC(肺总量)或VC(潮气量) 变化<10%或变化<200ml;
B.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变化<15%或变化<3ml/(min•mmHG